2020城市設計學生作業國際競賽與2020城市可持續調研報告國際競賽是由WUPEN(World Urban Planning Education Network)世界規劃教育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iCity網站(UNESCO-iCity Website)、Guihua雜志聯合舉辦的國際賽事,面向國際所有設置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發布,以促進國際間規劃教育和學生的開放交流。
經過評審團的嚴格甄選,本次兩大賽事的優秀獎/提名獎獲獎名單于今日正式發布:2020城市設計學生作業國際競賽評選出優秀獎23個,提名獎215個,共238個;2020城市可持續調研報告國際競賽評選出優秀獎23個,提名獎199個,共222個。
01
尋城記(Tale oncemore)——增強現實技術背景下的什剎海歷史街區敘事性空間設計
參賽學校:北京工業大學
創作人員:崔岳晨、周思希
指導教師:武鳳文、趙月
歷史和生活的自然狀態是復雜的。面對當下快速的全球化趨勢,我們試圖提供什剎海歷史街區一種可識別、可持續的存在形態。通過AR技術的介入,它能夠激發人們去關注這座城市本身的文化和傳說。通過一系列的體驗性構建,可以對這場變革以及人們自身產生重新的思考,或許在這種心靈旅程中,人們可以在某個瞬間體悟到城市超越時空的魅力與意義,并最終在某個轉角與自己不期而遇。之后,人們可以重回生活的復雜性,也許會不一樣了,也許還是老樣子,或者永遠也回不去了。
02
易行活城瞬息浮生
參賽學校:中國礦業大學
創作人員:陶涵瑜、印象
指導教師:劉振宇
隨著海平面的持續上升,海岸線發生變化,原本附著在海岸線上漂浮著的島嶼便也跟著海岸線移動,建筑和島都有不同的組合方式,一個個小的模塊變成了有無限種可能的組合。當這些模塊從單個獨立延伸拓展到社區、城市時,人們換了一種生活空間和交流狀態,也就有了新的生存居住方式。人類無法完全脫離陸地生活,能看到自己的家園才會心安。如果災難來臨,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世界,那就盡最大努力去適應它。
03
易行活城瞬息浮生
——城中村利益博弈視角下的城市肌理及其更新設計
參賽學校:深圳大學
創作人員:黃峻、莫浩琰
指導教師:王浩鋒
上帝視角下城中村肌理形態萬千,我們通過對和磡村肌理多尺度剖析以及不同層次肌理和業態、建筑環境、人群活動之間的聯系探究,讓二維的肌理變成立體的物質空間環境映照及生動的人群利益博弈體現。空間的主角是人,人群利益博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物質環境的改變,從人的視角去實現城市設計,是否是對各方利益的更好協調?
04
我們的街區+健康智能計劃
——共同締造理念下開通巷片區更新設計
參賽學校:西北大學
創作人員:贠妍、杜雅星
指導教師:吳欣、賀建雄、王緯偉
本設計以老城區開通巷片區的居民為價值導向,從居民主要關注空間出發剝離出現狀交通、居住、公共空間、生態綠化、文化傳承五大板塊的矛盾,提出健康智能計劃。以不同類別空間為基礎載體,在健康交通、健康居住、空間激活、生態修復、文化復興的目標導向上尋求以決策共謀、發展共建、投資共擔、建設共管為手法來實現人、社區、環境的共生策略途徑,最終實現營建未來家園的構想。
05
SULUN 2.0計劃
——基于健康持續模式的未來健康家園設計
參賽學校:蘇州大學
創作人員:孫慶穎、宋科
指導教師:雷誠、周國艷
基于對蘇倫場地區的歷史要素、設施、環境等的健康評價,總結場地面臨健康要素滯緩、空間環境低效、社會關系脆弱等問題。所以方案提出了SULUN2.0計劃,希望在新技術發展背景下對蘇倫場地區的城市空間及生活方式進行重新組織,通過分析場地內人群日常和非日常狀態下的對于健康的需求,將人群分為十字象限的四個部分。通過健康中樞——健康轉換——健康單元的健康持續模式構建,利用智慧新技術對人群健康狀態進行實時的測度,及時做出反饋并且提供相應的健康解決方案,使得人群問題得以回應和解決。除此之外,構建了多樣的可持續單元,維持社區長久的共建共生以及文化需求,在變化中形成動態的穩定和可持續的發展,打造未來式樣的健康家園。
06
SULUN 2.0計劃
——基于健康持續模式的未來健康家園設計
參賽學校:蘇州大學
創作人員:孫慶穎、宋科
指導教師:雷誠、周國艷
基于對蘇倫場地區的歷史要素、設施、環境等的健康評價,總結場地面臨健康要素滯緩、空間環境低效、社會關系脆弱等問題。所以方案提出了SULUN2.0計劃,希望在新技術發展背景下對蘇倫場地區的城市空間及生活方式進行重新組織,通過分析場地內人群日常和非日常狀態下的對于健康的需求,將人群分為十字象限的四個部分。通過健康中樞——健康轉換——健康單元的健康持續模式構建,利用智慧新技術對人群健康狀態進行實時的測度,及時做出反饋并且提供相應的健康解決方案,使得人群問題得以回應和解決。除此之外,構建了多樣的可持續單元,維持社區長久的共建共生以及文化需求,在變化中形成動態的穩定和可持續的發展,打造未來式樣的健康家園。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k.sina.com.cn/article_3483741641_pcfa5adc902700xu6a.html#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