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屆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三)
發布時間:2020-12-24
閱讀量:9934次
縱觀近現代我國工業文化發展,不難發現隨著中國國力的逐步增強,國人對于民族文化愈加自信。曾經引以為時髦的“洋”文化,也在被本土品牌逐步替代。
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完整的制造流程,國人的愛國情懷,無一不為國貨品牌的崛起提供著必要條件。制造業的日益發達,讓品牌方有了更多精力投入原創設計、工藝改進、日趨完善的閉環產業鏈,變得更加打動人心。
2020年9月-12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辦,中國工藝美術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石獅市服飾產業設計孵化基地等多家單位承辦,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藝逐(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已經落下帷幕,數百位原創設計師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優秀作品。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年輕人眼中的“國潮風”。
(國潮創新生活服飾設計大賽)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部分作品)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01
參賽選手:林鵬飛
作品名稱:空間法則
作品簡介
靈感來源于嫦娥四號登陸月球,由此聯想到宇航員航天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自身的穿著也越來越個性化、視覺化。每一季度的服裝都會增加一些新的元素,使服裝更加多元化、便于顧客選擇。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是服裝設計的進步。
人們在設計服裝時,不僅僅是考慮服裝的美觀,更多的是考慮到服裝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本系列設計,通過對宇航服的深度理解和剖析,將服裝與科技結合起來,使服裝更具功能性、時尚感。提取靈感來源中的素材,將宇航服玻璃罩運用到現代服裝中來,以金屬材料、TPU、聚酯纖維和棉麻類面料作為主要面料進行設計,充分貼合主題。
為表現服裝的科技感和未來感,將銀光色金屬材料和TPU面料結合,提升面料的質感和視覺效果,同時感光條發光的設計,使服裝更具未來感;使用碳納米管發熱膜增加服裝的保暖性,智能加熱,以適應季節的變化,達到一件多用??钍降脑O計,主要偏向當今的流行趨勢,融合運動休閑風格,同時帶有自由和個人態度。
作品成果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02
參賽選手:吳培鴿
作品名稱:德才包
作品簡介
這是一款為高中學子設計的‘德才’背包,寓意著學子們德才兼備,學富五車。背包設計整體造型從古代文人墨客間的作揖禮節中抽象出來,加以山水紋飾凸顯高貴典雅,同時山水紋飾作為官家服飾上的專有紋飾,是古代讀書人考取功名的一種體現,是成功的象征。此款背包設計以山水紋飾、福氣紅、高貴黃點綴代表了對學子們學有所成的期盼以及對他們功成名就的祝愿。
作品成果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03
參賽選手:張梓堅
作品名稱:遇見那1%的不同|來自星星的孩子
作品簡介
本組作品主題是設計師與志愿者聯盟共同闡述自閉癥兒童的世界,傳遞來自星星的孩子的品格調性。自由而有趣的靈魂和異想天開的孩子。
1、《羊》中的原始元素,同時根據格子的形式和不同的造型,設計師又聯想到國際象棋的形式,在六種主體元素中添加了正三角和倒三角的形式,減少了各種顏色帶來的視覺沖擊,結合襪子的制作工藝來優化了顏色生活就像一盤國際象棋,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數。
2、俄羅斯方塊,將象征童真童趣的游戲和畫作聯系到一起,看似混亂卻有秩序。雜亂不一定無章,規整不一定有序。生活就像一場俄羅斯方塊游戲,不停的會有突如其來的事情降臨。五顏六色的方塊碼成堆,希望會在縫隙中不經意發芽。
3、藍天白云,小橋流水,炊煙裊裊,田野疊嶂,祥靜平和,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沿用原畫作的畫面,同時也將顏色變的更加鮮亮,突出田野的層次感。這里會充滿孩子的歡聲笑語,如同流動的血液,生生不息,這里是起點,充滿了回憶。
作品成果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04
參賽選手:劉潤
作品名稱:紅舞
作品簡介
國潮,當然少不了中國風,我的靈感來源于中國戲曲,古風花紋,現代服飾等。
風格為中式風格,主體色為紅色,搭配國風藍和流行色金銀色,在服裝設計中加入了花旦形象和古風花紋的刺繡,花旦頭飾元素的配飾,搭配現代服裝款式、工藝,面料等特點,將國風文化與現代潮流相結合創新,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作品成果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05
參賽選手:劉佳樂
作品名稱:機能生命
作品簡介
“機能生命”選擇帶有科技感和沉靜的格調,主題要求創造新的價值,通過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潛移默化的引導當今社會問題。因此緊張、詼諧或者帶有一些天馬行空的主題,推崇新的時尚形式?!靶呐K美學”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就必須考慮到時尚的特性。“時尚是一種歷史性的、與時俱進的流行風尚”。
從經典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纖維藝術中汲取靈感設計可穿戴的裝置藝術創造具有生命力作品。運用創新型的服裝成衣設計材料將醫用硅膠與水晶滴膠與成型針織結合創造全新的服裝表現形式。
作品成果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06
參賽選手:李阿晴
作品名稱:京戲
作品簡介
從國粹京劇中獲得靈感,與現代工藝結合。
作品成果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07
參賽選手:周婧侯義靜
作品名稱:赤伶
作品簡介
時代雖然在發展,但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卻在日益消逝,逐漸被國人忽視。戲曲仿佛只有在老一輩人的收音機中才能聽到,戲曲舞臺下的仿佛也只有老一輩人。
本次國潮主題名為《赤伶》,來源于同歌曲名,系列服裝將戲曲元素與服裝相結合,并以現代化的款式來呈現,具有歷史性和新潮性。效果圖的戲曲頭飾和其臉上的妝容都展示了戲曲的獨一無二,每個不同的頭飾和妝容都代表了不同的角色。生旦凈末丑,各有特色。
中國傳統戲劇服裝俗稱“行頭”,從屬于中國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戲劇服裝,屬于"寫意藝術體系”,是一種由生活化服裝加工提煉而成的藝術化服裝,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歷史生活服裝又并非歷史生活服裝,而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象化服裝。
傳統戲劇服裝憑借和依賴物態化了的服裝美學意蘊,與傳統戲劇表演的程式性、虛擬性和假定性相匹配,以“為人物的傳神抒情服務”為最高的美學追求目標。具有程式之美、律動之美、裝飾之美和符號之美的意蘊。
本系列服裝效果圖將戲曲元素鑲嵌在普通服裝中,展現戲曲人物服裝風貌,但服裝有日?;w現:并不是繁瑣的長袍,以短裙形式呈現,活潑生動,更易收到年輕人的喜愛。國粹應當被國人拾起,但最好的方式應當是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來傳播。
作品成果
創新組創新設計獎08
參賽選手:王若伊
作品名稱:編
作品簡介
本次的設計的靈感來源為北歐風格的掛毯編結藝術,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手工藝正在被高效率的機械生產所替代,中國的匠人精神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日漸稀缺。那么就想設計一些與編結手工藝相關裝飾性較強的設計作品。選擇編結作為本設計的主題,主要是因為編結藝術更加的符合我的整體設計理念。主題顏色整體概括為米灰色,在制作的過程中尋求變化,努力做出簡約而不簡單的視覺效果。我在設計中選擇利用層巒的編結肌理來處理衣服的廓形使之增強作品的層次感,并且搭配在箱包設計中選擇了飽和度相對較高的顏色來搭配整體的作品腔調。
作品成果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86324047984647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