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ctive House Award中國區競賽獲獎名單正式發布
發布時間:2021-01-17
閱讀量:22629次
經過一周公示期,2020 Active House Award中國區競賽獲獎名單正式公布!
本屆大賽由Active House國際聯盟主辦,收到的作品異彩紛呈,參賽者通過作品對“Active House”進行多維度的詮釋,突出建筑應以使用者利益為主,打造健康舒適與節能環保的平衡模式。評審委員會以行業大師領銜,國家學會領導、業內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共同評選出本屆大賽優秀作品。
評審結果備受矚目,現在就為您揭曉獲獎名單!
總冠軍獎
若爾蓋暖巢項目
AH2020-015設計機構: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團隊:錢方、戎向陽、畢瓊、郭佳、雷冰宇、聞金石、高慶龍、謝秀麗、殷兵利、雷雨、郭偉鋒、周瑩、鐘輝智、董彪、邱天、王莉蘋、封宇、韓、張宗騰
▲設計團隊合影
專家評語-馮正功:暖巢項目在技術層面上,選擇主被動結合的高新技術路線,但同時兼顧了環境與成本。該項目基于高原高寒的特殊氣候環境,運用建筑信息化模型和性能化模擬,理性選擇并創造性地使用了零碳采暖技術改善建筑性能,提高建筑對藏區特殊氣候的適應性,低成本、低造價、易維護地營造舒適學習環境。更為重要的是,設計理念尊重藏區傳統,延續地域文化,主動式建筑設計不失人文溫度。在簡潔的現代建筑形體上,采用當地材料頁巖,因地制宜減輕環境負荷;在空間色彩上,提取藏族傳統色彩,點亮兒童活動空間。
最佳可持續獎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Tank Shanghai
AH2020-011設計機構:OPEN建筑事務所+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團隊:李虎、黃文菁
圖片
專家評語-葉青:該作品由廢棄航油罐改造而成,并與微地形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引入自然采光與通風,還大膽應用了新材料和構造,使建筑本體的性能提升,充分體現了主動式建筑(Active House)的好處。同時引入新的公共藝術功能,讓整個開放空間有了新生命,也是綠色改造的趨勢和方向,非常值得推廣和借鑒。
南京江北新區人才公寓(1號地塊)項目
AH2020-054
設計單位: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邱立剛、張偉偉、祝侃、宋建剛、武洪基、劉強、姜楠
圖片
專家評語-張鵬舉:該項目設計以全生命周期凈零碳排放為目標,采用木結構體系和屋頂一體化的光伏系統,同時注重以建筑設計如設置大臺階、安裝吊扇等措施實現對低碳行為的引導,更重要的是創造了較為舒適宜人的交往場所,有效平衡了環境、能源和人的場所需求。
深圳福田區新洲小學AH2020-049設計單位:廣州市東意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設計團隊:肖毅強、肖毅志、鄒艷婷、楊遠景、陳培笑、鄭澤旭、洪宇東、隋佳音、楊宗祥、何亞潔、唐帥、馬志超、林瀚坤、呂瑤
圖片
專家評語-葉青:該作品充分體現了在深圳高密度城市發展背景下,如何采用綠色理念創造更生態的教學環境,形成豐富多彩的公共活動空間,其中雙庭院的規劃布局,立體遮陽和綠化的設計,節水和海綿技術的應用等都值得在學校類公共建筑中推廣和借鑒。
H18工藝研究所
AH2020-018
設計單位:禾邑精造
設計團隊:亞邑設計孫建亞;西濤工作室tao+c;青埕設計郭俠邑;建筑師陳文峯
圖片
專家評語-仲繼壽:H18是根據ActiveHouse理念對?棟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房進?設計改造的項目。設計通過各種形式的“灰空間”,打破了“研究所”、“實驗室”、“學堂”、“會議”、“展覽”、“農耕”等各種功能的邊界,以打造健康舒適的工作與交流環境為目標,實現了能源與環境的可持續性。值得一提的是,H18一直在持續改變和生長中,不斷提升主動感知與主動調節的能力。
在“舒適”性能方面,自然采光和天然通風成為重要特色,天窗的合理使用、照度和眩光的控制、聲學隱私的保護和設備噪音的降低為健康舒適的工作與交往提供了保障;在“能源”性能方面,采用不同朝向不同圍護結構策略以及能源系統分區分時的智能監測與管理,實現了大空間76.8Kwh/m2的全年能耗水平;在“環境”性能方面,在3R原則下,選擇環境友好材料和節能節水產品。
Active卓越獎
臥龍自然保護區都江堰大熊貓救護與疾病防控中心
AH2020-016
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圖片
專家評語-仲繼壽:該作品采用了傳統民居的形式,消隱在大自然中,在布局考慮中充分體現了綠色理念。坡屋面和可電動開啟的保溫吊頂之間的空腔是本項目的一大特色,較好地形成拔風作用,資源能源節約率高,適應當地氣候環境,體現主動式建筑特點。
上海聯創國際設計谷
AH2020-022
設計單位:上海聯創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圖片
專家評語-張樺:本既有建筑改造項目,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尊重既有建筑環境和風格,保護原有生態景觀。圍繞四個庭院組織有效的辦公空間,用不同形式的廊道和平臺串聯,創造豐富的“園林式辦公”環境,豐富員工的舒適體驗感。項目采用新工藝生產的“離瓦”不僅使新建筑與原有建筑保持呼應,還具有遮陽、通風、隔熱作用。
自然之間
AH2020-025
設計單位:廈門大學+法國solar brittany
設計團隊:家+家
圖片
專家評語-宋曄晧:“自然之間”是以某大學德州太陽能十項全能項目為基礎完成的。在競賽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的要求,并在競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顯然,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的要求在很多方面與主動式建筑的要求完美契合,充分說明了面向未來的理想建筑有其共通之處。
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長江文明館(綠色科技館)建設工程
AH2020-027
Thomas Herzog建筑設計事務所+武漢華中科大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張凌云、李保峰、聶華波、劉瓊、金鈴、沈世瑩、黃磊
圖片
專家評語-張樺:本項目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采用綠色設計理念,在總體布局和室內空間組織方面,為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和提高人們的舒適感創造重要基礎條件。項目整合主動式及被動式技術,有效控制建筑室內的光和熱,運用景觀和建筑整合策略,用植物調節微氣候。
海草房印象·威海虎頭角音樂廳
AH2020-029
設計單位: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圖片
專家評語-劉藝:威海虎頭角音樂廳的設計是一項有趣的挑戰。項目選址既擁有優越的景觀資源,也會直面海濱風雨的侵蝕和不利的光熱聲學環境。設計充分運用多種技術策略,通過曲面的可變化外層玻璃殼,提供了冬季太陽能房和夏季遮陽通風腔的轉換可能,建筑以主動的姿態應對環境條件。海水源熱泵和溫濕分控的空調系統也有利于能耗節約,體現出環境友好。
甘肅省夏河縣博拉無錫希望小學圖書室項目
AH2020-031
設計單位:上海華都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圖片
專家評語-張鵬舉:項目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利用了地方廉價的材料資源,在空間設計中有效適應了在地氣候,成為一個能夠平衡自然環境和人的舒適性需要的低造價建筑。除材料選擇和尊重自然外,該建筑還在建筑尺度、開窗大小、能源利用等方面都遵循了適度的原則。
賓川路502號悅享老年食堂AH2020-032
設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奧默默工作室
設計團隊:張海翱、徐航、李迪
圖片
專家評語-張樺:本項目在將居住小區原有煤氣站房改建成社區食堂過程中,不僅充分滿足低成本改建和適老化設計的需求,還結合空間和立面精心設計,充分引入自然光源,組織有效的春秋季節自然通風,為老人們提供溫暖舒適的就餐和活動空間,同時也豐富了居住區的建筑環境,活躍了社區生活。
深圳羅湖區星園學校新建工程
AH2020-034
設計單位: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彭朝穎(主創設計師)、王曉波、周長勝、楊洋、郭非、謝向禮、任彥、林武乾、周德亮、龔偉成、蘇心瑩
圖片
專家評語-劉藝:深圳羅湖區星園學校是一個充分利用建筑手段而不是設備手段,實現環境舒適度的案例。設計有效結合地形,退臺綠化隔熱屋頂和架空通風層反映了南方亞熱帶氣候的建筑特征。設計尚可商榷的是建筑對于原始山體的挖切太多,環境影響較大,建議進一步優化。
曲靖惠民村鎮銀行辦公樓
AH2020-038
設計單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徐宗武工作室
設計團隊:徐宗武、顧工、鐘岱容、唐悅興、李靜、劉芳博、倪博研、張譽文
圖片
專家評語-馮正功:該項目采用的中庭空間、架空設計、水體設置、屋頂花園等手法注重的是“軟技術”,而非設備技術的堆砌。設計以“普適,樸實,普世”的價值觀為導向,不僅能被多數建筑借鑒,也成為云南曲靖惠民村鎮新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引領者。這些設計實現了建筑空間與人和環境之間的互動,適應,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關注人的健康,關注人的生活,關注人的心理愉悅。
黃帝文化中心
AH2020-040
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張錦秋、徐嶸、徐澤文、劉婷婷、朱春紅、王海銀、吳琨、侯文龍、王景、龍婷、趙鳳霞、張明、杜樂、張飚、王今照
圖片
專家評語-章明:作為覆土建筑,該項目室內環境的舒適性較大程度依賴于建筑設備進行調節,因此對制冷供暖、新風、照明等系統進行細化、優化設計成為了平衡舒適性與能源效率之間的關鍵,其中采用的定風量帶熱回收、冷熱設備保溫、地埋管地源熱泵及建筑智能控制系統等都是先進有效的技術手段。此外,如能將建造及運營成本的平衡置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考慮,或可更好地體現主動式建筑理念。
賈平凹文化藝術館
AH2020-041
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屈培青工作室
圖片
專家評語-宋曄晧:賈平凹文化藝術館有特色的地方在于通過設計詮釋了當地文化傳統。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院落體系的現代化轉譯。當然項目也采用了全新的技術體系來完成傳統的演繹,例如采用了來源自夯土啟發的混凝土掛板。總體來說,文化館的整體氛圍具有強烈的在地性特征。
民航運行管理中心和氣象中心工程及民航情報管理中心工程AH2020-043
設計單位: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陳自明、姜海玉、塔林、江世茹、羅佑新、周剛、孔迪、馮睿、姜力萍、楊文、李順、高磊、高敬、時姍姍、張晨、富燁、邵琛、李斌、趙乾銘、杜會賓
圖片
專家評語-郭成林:該項目自述遵照國家綠色建筑設計的要求進行設計,并榮獲綠色二星的評估認證,說明該項目在安全可靠、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等方面有出色表現。項目在重點空間如運營大廳、共享大廳等處,設立了室內外環境監測系統,從而為環境因素的主動調節,提供了可能性。此外,該項目在建造、運維過程中,使用了BIM、裝配式、冷輻射吊頂、智能空氣調節等先進技術,為滿足建筑的舒適和主動控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家極限運動溧水訓練基地AH2020-053設計單位: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團隊:張冰、王鳳林、李琪、王興鴻、王曉蓉、翁茜茜、蔣暉、陸春、周立山、田志卿、郝剛、周志剛、陳莊、肖玉全、胡曉明、王成、陳洪亮、李滿、范海君、厲瑨、
圖片
專家評語-郭成林:滑板、小輪車、蹦床、攀巖等運動,被稱為極限運動。極限運動的場所,更需要健康安全的室內環境,來保證運動員的健康和安全,使他們在室內,也可以享受到室外的陽光新鮮空氣。從設計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該極限館設置了建筑環境感知系統,實現了對建筑環境的主動調節。從而和其它同類型建筑比較起來,能夠更積極有效地實現保障。難得的是建筑熱水的50%,可以由建筑自產能裝置提供,從而為達到主動式建筑所提倡的建筑能源要求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做出了貢獻。
蟻筑AH2020-055
設計單位: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毛浩浩、陸蕾、仲書諾、江禎蓉、朱頔飛、張俊
圖片
專家評語-劉藝:蟻筑方案是一個“有備而來”的設計,其建筑平面和剖面的設計參考了綠色建筑常用的手法,包括有節制的規整平面和利用垂直熱壓差的拔風塔,以及強調手工勞作的磚砌構造。因為項目位于南京市區,采用風塔和陽光中庭的拔風設計是否有效還有待進一步的模擬數據與實測觀察。
哈爾濱浩寧集團總部AH2020-056
設計單位: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方云飛、馮晨、路玥、李楠、顏裴成、黃曉宇、趙蘭、梁增賢
圖片
專家評語-仲繼壽:這是一個充分體現“被動優先、主動優化“設計原則的案例。通過設計師的主動性努力創造人與人、人與建筑、人與自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的空間、場景和機會,并通過大空間的布局實現建筑面向未來的功能適應性和空間可變性。
“中庭“是項目實現健康舒適與節約能源平衡的重要手段。采用智能化帷幕系統的中庭在實現自然采光、煙囪通風效應與提升空氣質量的同時,還兼具夏季早晚蓄冷、過渡季節蓄熱的效果。另外,在中庭交通便利區設置樓梯,營造行走舒適及微景觀環境,增加了使用者的空間活動頻率。
在設計時通過各種環境和能源的模擬工具促進設計目標的達成,在運行中記錄、公示建筑能耗、室內外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等相關數據,并為業主提供不同季節的優化開窗方案,確保建成環境的質量和協同運營的環境。
上海市市立幼兒園“豌豆屋”
AH2020-057
設計單位:上海力本建筑設計事務所(普通合伙)
圖片
專家評語-郭成林:“孩子不是按比例縮小的成年人。”
結合幼兒好奇、好動、好玩的天性,汲取幼兒教育中以“啟發、引導”為主的先進理念,該項目在設計中,在僅有100多平方米的小面積活動范圍內,顧及到幼兒生理心理的特點,引導兒童樓上樓下運動起來,窗內窗外呼應起來,臺上臺下跳躍起來。該設計像是一位雖不開口但充滿愛心且專業的幼兒教師,循循善誘,使兒童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導著在歡樂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媽祖重離子醫院
AH2020-060
設計單位:廣州市設計院
設計團隊:朱乃偉、高迎春、陳素茵、張燦輝、周茁、鐘澤彩、陳仁杰、黃琳、王瑾、黎仕國、薛錦兒、穆綺琪、陸雅為、羅漢卓、何遠
圖片
專家評語-章明:該項目通過對室內環境主動調節系統的精細化設計,實現了對室內舒適度進行量化控制,不僅使建筑具備自我感知、主動調節的能動性,更體現出“將使用者置于中心(Active House sets the user at the centre)”的理念。同時,該項目通過使用可回收建材、太陽能及雨污回收系統等方式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另外,若將對周邊城市空間的回應納入設計,或更有助于建設“健康舒適”的整體環境。
建筑光學實驗室
AH2020-061
設計單位: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同原照明工作室+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設計團隊:張昕、趙曉波、韓曉偉、姚淵、吳兆峰、牛本田
圖片
專家評語-郭成林:該參賽項目是一間和建筑光學實驗有關的實驗空間和工作空間,設計人員在計算機相關軟件的輔助下,對項目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熱濕環境、空氣質量以及能耗產能等,進行了細致全面精確的模擬分析計算,并依次對室內環境進行相應的處理布置。達成了出色的效果。該設計崇尚理性,尊重科學,不飾雕飾,充分體現了主動式以人為本樸實普適的價值觀。
徐岙底E05地塊傳統民居改造
AH2020-062
設計單位:吾方(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于清波、孫蕙、趙星、劉鵬、鄭立、張小朵、沈鸞音、廖昕
圖片
專家評語-宋曄晧:徐岙底E05地塊民宿改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例子,顯示了兩個至少字面上理解是對立的系統:被動房和主動式建筑,它們的原則可以在同一個案例上均得到完美體現。該項目對于能源體系和技術集成是相當審慎且實用的,同時也著力強調了建筑中的人的自然感受。這里的夯土墻是真實的,而不是利用新技術的掛板體系。這種真實實際上是稀缺的,因為它同時滿足了苛刻的節能要求。
漢森辦公室改造項目
AH2020-064
設計單位:漢森伯盛國際設計集團
設計團隊:盛宇宏、汪煒敏、盛建需、薛衛文、鄧孝祥、尹過煌、胡偉洪、蘇醒強、劉少花、黃云龍、陳嘉華、蔣祖強、李浩橋、陳迪雅、黃莉甄、林小文、梁鑫星
專家評語-仲繼壽:這是一個位于高層辦公樓中的兩層辦公室改造項目,在限制的環境下避免更多碳足跡、提升健康舒適性能的改造理念和實踐具有普遍意義。
通過10%的室內種植面積、天然采光的公共與半公開空間、簡潔的線條與明亮的色彩,營造緩沖使用者心理壓力的空間與環境;將天然采光效果最佳區域的北、東、南側的固定工位置換成閱讀、洽談等公共功能,開放的空間布局減少了對人工照明的依賴,提高了室內光環境質量;采用自然通風與空調機械通風并置的系統、11%的可開啟幕墻、移動的會議間隔斷、新設置的連接兩個辦公空間的樓梯、凌晨4-6點的自動開啟的窗戶保障了較高的空氣質量;廢熱回收、冷凝水再用、高效能設備、長壽命家具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碳足跡。
學生組
Active卓越獎
四時耕新
AH2020-001
設計單位:合肥工業大學設計團隊:白如冰、劉紫旋、馬詩瑜
專家評語-馮正功:設計方案以對城市擴張的反思為切入點,提出了“梯田共生”的設計構想,方案從空間生產、城市景觀、環境平衡等多個視角展示了常規的單一功能的城市公共建筑所具有的植入和增加多樣性的潛力。作品圖示表達出色,設計邏輯清晰。
檐·間·闔——給予烏素圖的特殊禮物
AH2020-006
設計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設計團隊:宋彥星、任赫龍、張黎曼(學生)、宋彥星、任赫龍、張黎曼
專家評語-章明:設計團隊通過對烏素圖村人居現狀的實地調研,提出了解決當地公共活動空間缺乏這一問題的建筑方案,并在建筑節能、室內環境控制等方面均提出了較為可行的策略,同時采用了當地傳統民居“一出水”的建筑語匯,以期對當地的環境及文化資源形成最低限度的影響。作為主動式建筑,或可考慮增加空間可變性,感知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進行適應性調整。
House XAH2020-010
設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學生團隊
專家評語-張鵬舉:項目設計以中東地區傳統中庭式住宅為原型,從捕風塔中吸取智慧,結合形態空間設計采用主被動相結合的設計手法,運用了全屋智能控制技術等一系列主動系統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整合,達到一種能源、環境和舒適性的平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线一牛影视
|
日韩曰批免费视频播放网站
|
国产91尤|
日本在线视频www
|
97中文字幕无线观看
|
国产精品区乱淫片人成人
|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的划分与发展趋势
|
日本视频免费高清一本18
|
牛牛影视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天美传媒与蜜桃传媒强强联手
|
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成人日韩福利在线
|
3D成人国漫 动漫精品
|
2025精品福利|
一色屋精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91秘 成人秘密入口导航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一伦一性一配一交一强
|
午夜蜜桃视频
|
脚交一区
|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孩交
|
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免费牛牛
|
日韩和的一区二区区别是什么
|
欧美性爱动态图站长推荐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
涩涩视频免费网站
|
97超级碰碰碰碰在线视频
|
伊人亚洲综合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欧洲美|
91国内自拍
|
国产精品-|
国产愉拍91九色国产愉拍热度飙升
|
亚洲午夜资源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有码
|
人兽网站|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娇妻被交换黑人又大又粗又硬
|
一级在线a看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