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公布】名副其實的“服裝設計師搖籃”——2021 “中華杯•太酷”精彩落幕
發布時間:2021-04-11
閱讀量:30429次
名副其實的“服裝設計師搖籃”
——2021“中華杯·太酷”精彩落幕
2021“中華杯·太酷”大學生畢業季服裝設計大賽于4月6日至7日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順利舉辦,7日下午的頒獎盛典中,評選出金、銀、銅獎各1名,優秀獎3名,最佳組織院校獎4名。
圖注:獲獎選手、決賽入圍選手與嘉賓合影留念
本屆“中華杯?太酷”由中國流行色協會、上海時尚產業發展中心主辦,上海太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時尚教育中心承辦。大賽積極響應國家數字化轉型戰略部署,從評選、作品展示、到頒獎等各環節均采用了更為智能、先進的數字化模式。通過新秀聚力系列公益論壇、智能靜態展、云秀發布等精彩紛呈的賽事環節,為時尚新秀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助力他們穩健邁出從學習賽道轉向工作賽道的第一步。
上海市長寧區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張偉,“中華杯?太酷"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太酷創始人、同濟大學校董毛蔚瀛,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群,上海國際時尚教育中心黨委書記、校長呂雯俊,上海服裝設計協會秘書長、上海國際時尚教育中心副校長徐天宇,Ontimeshow創始人顧葉麗,設界時尚產業服務平臺聯合創始人張巍,上海吉汭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GRT)董事長莊稼,烏丫品牌創始人尹劍俠,MIAORAN品牌創始人苗苒、Leaf Xia品牌創始人夏乙旗、意大利馬蘭戈尼學院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程瑩婷,時尚評論人冷蕓,觀潮網創始人、時尚評論人周靖蛟等領導、嘉賓出席頒獎盛典。
2021“中華杯·太酷”大賽決賽云秀視頻
圖注:“中華杯?太酷"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太酷創始人,同濟大學校董毛蔚瀛致辭
Innovation
多維創新,
投稿數疫情期間逆勢增長
本賽季于去年9月拉開帷幕。通過大咖線上公益講堂、線上線下綜合評審、持續開設海外(韓國)分場等多維創新,即使疫情期間,投稿數依然逆勢增長,共收到海內外投稿數2518份,同比提升39%,繼續穩居全國同類競賽首位。倫敦時裝學院、帕森斯設計學院、意大利馬蘭戈尼學院等著名海外設計院校的參與,折射出大賽越發深遠的國際影響力。
2021賽季初選于1月28日落幕,35位選手的作品脫穎而出,成功入圍決賽。
4月7日下午舉辦的頒獎典禮揭曉了最終獲獎名單:北京服裝學院郭瀟瀅的作品《合和自在》獲得金獎,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劉子維的作品《MUSHROOM茹菇》獲得銀獎,東華大學俞一帆的作品《反浪費至上》獲得銅獎,廣東白云學院楊錦怡的作品《緊急救援》、北京服裝學院吳遙的作品《山與水》以及云南大學夏慧婕的作品《請回答1990》獲得優秀獎,北京服裝學院、東華大學、江西服裝學院、武漢紡織大學四所高校獲得最佳組織院校獎。
(圖注:上海市長寧區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張偉、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群為金獎獲得者郭瀟瀅頒獎)
圖注:意大利馬蘭戈尼學院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程瑩婷為金獎獲得者郭瀟瀅頒發馬蘭戈尼獎學金
圖注:烏丫品牌創始人尹劍俠、MIAORAN品牌創始人苗苒為銀獎獲得者劉子維頒獎
圖注:時尚評論人冷蕓,觀潮網創始人、時尚評論人周靖蛟為銅獎獲得者俞一帆頒獎圖片
圖注:Ontimeshow創始人顧葉麗、上海吉汭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GRT)董事長莊稼、Leaf Xia品牌創始人夏乙旗為優秀獎獲得者楊錦怡、吳遙、夏慧婕頒獎
圖片
圖注:上海服裝設計協會秘書長、上海國際時尚教育中心副校長徐天宇,VENTIQUE香港形象培訓公司創始人及執行董事馬麗怡為最佳組織院校獎獲獎代表頒獎
Strategies
響應國家戰略部署,
數字化貫穿賽事各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中華杯·太酷”積極響應國家數字化轉型戰略部署,從評選到決賽入圍作品展示,再到頒獎盛典云秀發布等各環節均與時俱進采用了數字化形式,大賽呈現出科技、智能、便捷的新風貌。
4月6日到7日,根據決賽入圍設計制作而成的成衣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Ontimeshow進行了智能靜態展,現場用數字智能屏幕與CR(Create Reality)“創建現實”數字技術,實現換裝、換模特等智能互動模式,創造出真實的在線消費場景,幫助決賽選手設計作品實現真人線上試穿效果展示,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真人+真衣=真效果”。便于行業專家、品牌主理人、時尚買手、時尚媒體觀賞作品的同時,也幫助大賽評委會做出最終評定。
圖片
圖注:LILY品牌創始人陳川對入圍作品進行復評
圖片
圖注:勁霸男裝CEO兼創意總監洪伯明對入圍作品進行復評
圖片
圖注:巴拉巴拉事業部副總經理、設計總監吳茜茜對入圍作品進行復評
圖片
圖注:烏丫品牌創始人尹劍俠對入圍作品進行復評
受疫情影響,繼去年大賽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合作“云端盛典”后,本屆大賽又創新引用云秀模式,以上海國際傳媒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所在地)極具特色和時尚多元的建筑為空間背景,將35位決賽入圍選手的創意作品與時尚建筑完美融合,創作了一段充滿藝術張力與時尚活力的時尚作品大片秀,在頒獎典禮現場呈現出傳統線下秀無法體驗的全新觀感效果。
圖片
圖注:作品靜態展
圖片
圖注:作品靜態展
自2020賽季起,“中華杯?太酷”就走出國門,在韓國設立了海外分賽場——GDC大賽。2021賽季,在疫情情況下,第二屆GDC大賽,韓國選手仍參賽熱度不減。頒獎盛典上,韓國分會場也通過VCR的形式“云”參與,韓國大賽代表老師李尚峰、張光孝更通過視頻送上了祝福。
圖片
圖注:作品靜態展
圖片
圖注:作品靜態展
圖片
圖注:作品靜態展
Forum
首創時尚新秀聚力
系列公益論壇
推進產學研對接是“中華杯·太酷”一直以來的使命,本屆大賽除常規賽程外,組委會還與各大高校合作舉辦了5場時尚新秀聚力系列公益論壇,邀請教育、行業、實戰各領域專家深入探討時尚產業在時尚教育中的應用、高端時尚零售業的現狀與未來、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人才需求如何有效對接等議題。豐富大賽內涵的同時,更能促進校企互通。
圖片
圖注:《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人才需求的有效對接藝術》論壇
Partners
上海設界授牌
為“中華杯?太酷”首席趨勢合作伙伴
集大數據、設計、智造、展示、互動等多元化功能為一體的上海設界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為本賽季入圍選手提供了作品版權注冊保障及pop服裝趨勢網站使用等公益服務項目,助力青年設計師更好把握流行趨勢,對此,“中華杯?太酷”組委會特授予其為大賽“首席趨勢合作伙伴”。
圖片
圖注:上海時尚產業發展中心秘書長茹敏為逸尚云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設界時尚產業服務平臺聯合創始人張巍授牌
靜態作品展示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bout
中華杯·太酷
始創于1995年的“中華杯“國際服裝設計大賽是我國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家級、國際性的服裝設計賽事,多年來為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選拔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素有“服裝設計師搖籃”的美譽。2018年起,”中華杯“攜手「太酷」開啟了新數字化時代的群渠道運作。本屆賽事的成功舉辦進一步證明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設計公益大賽之一,“中華杯·太酷”不僅為青年設計師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更是一個能幫助夢想與才華起航的堅實平臺。
哈
入圍效果圖
01|曹浩野《PHATSAI UNIVERSE》江西服裝學院
02|曹慧姍《隱秘的角落》東北師范大學
03|陳庭燕《殘夢》云南大學
04|崔美娜《旅客》大連工業大學
05|崔英《門瓦秘語》西安工程大學片
06|龔瑜璋《江南百景圖》蘇州大學
07|郭瀟瀅《合和自在》北京服裝學院
08|海瑞林《請聽我說》武漢紡織大學
09|胡蓉《尺幅窗,無心畫》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10|金囿宙《Ground ice》梨花女子大學校
11|冷婧瑜《Recicla》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
12|李康妮《lilith dawn》東華大學
13|李月《海底花園物語》綿陽師范學院
14|廖葉嫚《MAO Chicken》中原工學院
15|林可純《隱藏在鄉村的時尚》ESMOD廣州
16|林棲雋《Confusion》仁荷大學校
17|劉聿涵《Little girl&Mr.bear》四川師范大學
18|劉子維《MUSHROOM茹菇》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19|盧藝《生·息》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20|阮也一《desert breath》浙江理工大學
21|石婉潔《外婆的舊襤衫》上海杉達學院
22|宋秀眞《Mechanism:Aggression》梨花女子大學校
23|蘇雯胭《消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24|王丹琪《青山》南京藝術學院
25|王思睿《與物賦形Shaped》江南大學
26|吳泓霖《重燃2020》魯迅美術學院
27|吳遙《山與水》北京服裝學院
28|夏慧婕《請回答1990》云南大學
29|謝的利《隱秘的角落》閩江學院
30|謝晶晶《錯過》常熟理工學院
31|謝雨倩《WET MEMORIES》
Istituto Marangoni
32|徐育汀《瓷語》內蒙古工業大學
33|楊錦怡《緊急救援》廣東白云學院
34|俞一帆《反浪費至上》東華大學
35|張東哲《WWW》內蒙古藝術學院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3g.163.com/dy/article/G7K57UB30538PA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