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二期建筑設計方案
征集公告
一、項目背景及概況
如皋市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二期工程,位于如皋市中心城區花城大道東側、圃園路南側,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一期西側,已經如皋市人民政府批準建設,現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博物館二期建筑方案,誠邀具備相應設計資質和設計能力的單位參與,并以此作為后續設計依據。
二、設計規模及功能定位
(一)如皋市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二期工程,用地面積375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不超過6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過17米。具體范圍詳見用地紅線、規劃設計條件(見附件)。
(二)設計質量要求:滿足國家現行設計規范、規定的要求。
(三)設計周期:100日歷天。
(四)功能定位:整合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牡丹園、盆景博物館等周邊文旅資源,打造國家級AAAA景區。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二期建設,以打造國際刑事司法研討交流中心為依托,為國際會議、專業培訓、高端研討、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科普教育、藏品展示、愛國主義教育等提供功能支撐。展陳將以法庭科學專業知識和李博士的經驗總結貫穿始終,以李博士的傳奇人生和科學邏輯為展覽主線,突出對刑偵(法庭)科學中各個學科展示、世界刑偵(法庭)科學的發展史以及李昌鈺博士所做的巨大貢獻,展館也將展示我國的刑事科學技術發展與刑偵專家。展館將以李博士收藏的珍貴文物及其他專家學者捐獻的展品為載體,與李博士專業生涯同軌的法庭科學發展史為索引,在一期李博士參與的著名案件基礎上進行拓展、兼容,不僅能展示完整的法庭科學知識體系和國內外前沿刑偵技術研究成果,同時把法庭科學和地球自然發展史、人類發展史、藝術發展史結合起來,打造成在世界鑒識刑偵科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公共教育平臺。
三、設計要求及內容
本次征集內容滿足國家級博物館評審工作要求,結合如皋市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一期建設,開展博物館二期建筑方案設計。設計要求及主要內容如下:
(一)設計大綱
根據征集人所提供技術需求基礎編制設計方案,需明確主題定位,并圍繞該主題定位開展的設計內容深化。
(二)設計說明
包含但不限于:(1)設計構思理念;(2)展區平面布局說明;(3)參觀交通流線說明;(4)按設計圖紙制作專項說明;(5)工程成本估算表;(6)設計方認為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
(三)設計圖紙
設計圖紙應充分表達設計理念,重點部位應加以說明。能明確表示設計意圖,標注主要部位的設備和材料,各展區展示方式。
具體包括但不限于:(1)分析平面圖(區位分析、交通分析);(2)規劃布局總平面圖(含主要技術經濟指標);(3)建筑設計方案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4)分項平面圖(建筑內部空間功能分區圖);(5)流線組織分析圖(一館二館參觀人流動線分析);(6)效果表現類圖紙(不少于4個);(7)表達設計意圖的其他圖紙。
綠色建筑:配合綠色建筑咨詢單位做好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評審工作。
四、設計成果要求
(一)重點突出,主題定位清晰。滿足國家級博物館評審工作要求,結合李昌鈺長巷故居、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一期,規劃布局二期,充分了解李昌鈺博物館一期建筑特點,風格須與一期建筑本體的整體協調,空間舒朗結合,展示內容注重融合與創新。博物館功能區劃分包括常設展區、特展臨展區(必要時可改造成可容納500人的大型國際會議廳)、小型會議報告廳、專業培訓區域、前沿技術展示區域、合成指揮與媒體發布區域、工作倉儲區域、故居復制(可居住)。
(二)展示和制作應注重“展示為主,制作為輔”,充分體現互動交流。廣泛采用現代化高科技聲光電手段進行多元化演繹,展陳手法要有多樣性,結合空間服務于展陳內容,考慮相對合理的數字化密度。重點功能區展示應考慮實物雕塑、場景模型與多媒體演示相結合的更多創新方式。色彩選用、展示形態、建設風格、作品展示等,要體現科技感、現代感、智能制造感。
(三)參觀方式多樣化,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合理組織參觀流線,考慮青少年團體、專業人士等不同參觀訴求等人性化要求,最小參觀單元的空間設計不少于60人同時參觀的要求。
(四)可持續利用。根據展館實際使用特性,在展示設計上需考慮展陳的更換便利性與經濟性,臨展區應為活動的、可拓展的,便于拆卸,為后續增加展品預留空間,也為更換展示主題提供便利。
(五)經濟適用。兼顧社會經濟效益和綠色低碳原則,布展科技設備的運用,應考慮其設施實用性和經濟性,要利于后期維護和管理。
(六)創新設計,不得抄襲。展示設計方案應符合本征集文件要求及國家有關規范規定,并結合本方案內容進行創新設計,避免形式雷同,不得抄襲和拷貝其他展館的展陳風格。圍繞相關現場實際,結合征集人及專家的意見,接受征集人監督指導,不斷完善、細化設計工作。
(七)依據征集文件的要求,本工程項目的材料、設計須達到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行業的工程建設標準、規范的要求,以上規范標準供參考,具體實施以國家、行業現行最新標準為準。
五、申請人資格要求
(一)申請人資格要求: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合法注冊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良好信譽。對于有行政隸屬關系或控股關系或集團(總)公司下屬獨立法人子公司不得同時申請。
2.資質等級要求:工程設計綜合甲級或建筑行業(建筑工程)設計甲級資質。
(二)設計團隊資格要求:
1.設計項目負責人須具備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且同時具備高級工程師職稱。
2.設計團隊應包括建筑、規劃、景觀、交通等專業人員,滿足全專業初步設計要求。建筑團隊需包括但不限于結構、暖通、給排水、機電、造價等專業。
3.設計項目負責人業績要求:2016年1月1日從事過博物館設計工作,以設計合同為準。
六、資格審查文件及設計方案
(一)資格審查文件及設計方案提交截止時間及地點:
(1)提交截止時間:2021年06月01日9:00。
(2)提交地點:如皋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三樓開標室。
(3)逾期提交或未提交至指定地點的資格審查文件及設計方案,征集人不予受理。
(二)資格審查響應文件要求
資格審查響應文件包含申請人報名表、設計單位簡介、資質證明文件、建筑師(必須為本企業在職職工,須提供有效勞動合同、近三個月的社保繳費證明、注冊建筑師證書、高級工程師職稱證書、建筑師業績,原件帶來復核,未按要求提供資格審查不通過)、設計團隊成員表及相關證明材料;委托代理人必須為本企業在職職工,提供委托代理人授權委托書原件(如有授權)及身份證、有效勞動合同、近三個月的社保繳費證明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資格審查不通過。資格審查響應文件每頁須加蓋公章。
(三)設計方案提交成果為設計方案文本十套(兩正八副),A3規格;電子文件(為紙質文件的全部內容,U盤拷貝)基本要求如下:
(1)文字說明:設計構想(項目構成及總體構想)、設計理念、總體布局、風格特點及展覽大綱、流線說明、重要節點的處理和說明等;
(2)分析圖紙:展覽平面圖,觀眾流線圖;空間軸側圖;展覽造型效果圖,包括各個部分、單元重點和亮點的效果圖;平面布置圖、各展示區域的效果圖和整體效果圖,以及其它能清晰反映思路和形式的相關圖紙;
(3)重點展項技術說明;設計單位可根據自身設計特點,增加圖紙或其他表現手段,更為有效的表達布展思路和意圖。
七、征集設計方案說明
本次征集活動設計單位建筑師及團隊應在方案的規劃優化、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標采購、施工監管、竣工驗收、質保維護等方面提供全過程設計服務,并對質量、安全、進度、費用、合同、信息、行政審批、技術審查等承擔相關責任。建筑方案征集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及因設計補償費而發生的有關稅費,由各設計單位自行負責。
本次征集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資格審查及方案評審階段,時長約10日歷天;第二階段為公布方案征集結果。
(一)第一階段:資格審查及方案評審。由7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報名材料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合格的設計單位提交方案設計成果文件。其提交的設計成果應滿足征集任務書要求,經由7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對設計方案進行作品評審,通過觀看、聽取應征人對設計作品的3D演示、講解(每家演示、講解時間不超過20分鐘),對設計作品進行詳細評審。專家小組對所參與征集的設計方案進行綜合評比后推薦前三名。征集人將入圍作品提交有關部門,綜合考慮專家小組和部門意見,對前3名方案再次進行綜合排名,必要時需再次進行3D演示匯報,最終確定設計作品排名。
(二)第二階段:公布方案征集結果。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認定為有效成果并進行綜合打分排名后,相應的設計單位獲得設計補償費。其中,第一名的設計單位獲得設計補償費人民幣40萬元,第二名的設計單位獲得設計補償費人民幣15萬元,第三名的設計單位獲得設計補償費人民幣8萬元,其余設計單位評分在80分及以上者補3萬元/單位,80分以下的所有方案不再給予任何形式的補償。獲得第一名的設計單位在取得中標通知書并簽訂本工程設計合同后支付該項費用。其他獲得設計補償費的單位,將在作品排名公布后10個日歷天內支付設計補償費。
八、下階段工作要求
(一)確定中選單位:最終排名第一的設計單位作為中選單位。主辦方將委托中選單位繼續承擔下階段設計工作,汲取其余設計單位的方案優點和亮點,滿足項目相關的國家及地方規范規定進行落地設計,深化完善方案。中標單位需對方案設計繼續優化、完成初步設計批復后的細化工作,完成以上全部內容并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支付設計費用20萬元。
征集人向投標人支付方案補償費后,設計成果歸征集人所有,征集人無需征得原設計單位的同意,享有對投標方案的使用權、修改權等。
(二)下階段工作內容:包括建筑方案設計、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含建設工程勘察和概算),并根據主辦單位需要進行施工圖(含圖審)設計。應滿足《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現行版本)中對于下階段工作深度要求。獲得第一名的單位承擔所有施工圖設計任務,施工圖設計費用40萬元。取得建筑工程規劃核實合格證支付該項費用。
施工圖設計:包括地下車庫、配電房、人防工程(含人防平戰轉換預案編制、門衛、車庫(自行車庫、汽車庫坡道棚架)、鋼結構雨棚、電動車充電位及棚架、汽車充電樁等。
項目配套施工圖設計:(含圍墻、道路、雨水、污水、給排水、景觀綠化、照明、量化、消防、智能化、供水、通信、建筑小品等所有配套設計,含供電、供水、燃氣綜合管網布置設計,不含燃氣深化設計的所有配套設計)。具體項目配套根據設計要點和征集人需求確定,如無此項目則不需要作此項目配套施工設計。
二次深化設計:所有施工做法必須出節點詳圖(含參照圖集內容),不得出現未經征集人同意的二次設計項目,不得使用未經征集人認可的專利產品,以及市場無可競爭或替代的壟斷產品。
后續技術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本項目在施工圖審查、工程預算編制、消防審查、抗震審查、施工期間的設計交底,以及施工全過程的技術咨詢和把關、工程實施過程中招標人要求的增補設計和設計變更等;參與項目各階段直至工程竣工的各項驗收等所有配合服務;設計單位需提供與本項目有關但不在其設計范圍內的其它專項設計(如有)的配合及技術服務工作。
九、項目現場踏勘
應征單位在本征集方案公告5個工作日內,可聯系征集人到項目現場對周圍環境進行現場踏勘,以獲取應征單位自己負責的有關編制投標所需的所有資料及任何足以影響方案設計的因素,但現場踏勘的費用和責任由應征單位承擔。任何因忽視或誤解現場情況而導致的成本增加或設計工期延長的申請將不獲征集人認可。
十、發布公告媒介
本征集公告在南通市公共資源平臺(http://ggzyjy.nantong.gov.cn/)、《新民晚報》、《揚子晚報》等媒介同時發布。
十一、征集單位及聯系方式
征集人:如皋市人民政府如城街道辦事處
地 址:如皋市福壽路379號
聯系人:錢亞軍15851369982 張曉麗13773844569
代理機構:如皋市城建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如皋市大司馬南路8號一樓
聯系人:徐相芹13773800561
https://mp.weixin.qq.com/s/TYFHbno5IOufyeb2RrXsQQ
GJ2017-247#C地塊規劃條件(僅用于設計)
業務內容:□申請□調整收件人簽字:一聯:存檔
規劃條件編號
GJ2017-247#C地塊規劃條件
規工設(2021)如字第號
編號
規劃設計要點內容
1
控制指標
用地性質
文化設施
用地面積
3756.5㎡
地塊控制坐標
(詳見紅線附圖)
如皋經度、緯度
經度:120:34:00:000
緯度:32:22:00:000
建筑性質
博物館
建筑面積
--------------
容積率
1.2 <容積率<1.6
建筑密度
<45%
綠地率
>10%
建筑間距
滿足《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年版)如皋市實施細則要求
室外地坪標高
不低于四周道路路脊最低點高程以上20cm
出入口方向
人行、車行
圃園路
停車指標
按《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年版)如皋市實施細則要求配備
2
建筑退讓
退道路紅線
建筑物(含空間凸出部分)退圃園路(48.0米)道路紅線不少于10.0米
退河道控制線
-------------
退用地邊界
應滿足消防及《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版)如皋實施細則要求
其它
-------------
3
公建配套要求
垃圾收集設施、建筑小品等
4
景觀要求
建筑風格
現代建筑風格
建筑體量
多層
建筑色彩
-------------
其它
建筑立面考慮亮化、美化
5
市政設施
給水接口
圃園路
雨水接口
圃園路
污水接口
圃園路
電源
圃園路
其它要求:1、本地塊內建筑所有權為自持,不得分割銷售和轉讓;2、建筑面積、容積率計算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13)及《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年版)》如皋實施細則執行;3、區內各管線、智能化系統必須按規范布置,雨污實行分流排放;4、充分利用地下空間用于人防工程和地下停車;5、規劃條件中明確的市政基礎設施必須與主體建筑同步規劃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核實;6、本項目需報送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及總平面圖,總平面規劃圖必須明確綠地范圍、配電房位置,各項指標必須準確;7、本地塊應全面落實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要求,建筑應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一星級及以上標準,并取得相對應的綠色建筑星級標識;8、本規劃條件僅用于方案設計,方案確定后重新核定規劃條件。
本規劃條件用于指導建設項目進行建筑方案設計,同時須嚴格遵守《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1年版)及有關技術規范規定的相關條款。本規劃條件及附圖由建設單位送有相應設計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并作為我局審批設計方案的依據之一。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