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的今天,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為了紀念這一光輝成就,2016年起,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中國航天事業日新月異,蓬勃發展,漫天繁星,“逐夢九天 ”!今天,請允許我們驕傲地宣布,又一顆閃亮的星,即將登場!
可記得,四個月前,廈門大學成功發射了一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海絲一號”,它可以告訴你,風有多大,浪有多高!
你又可知,它的兄弟——“海絲二號” 一顆高分辨多光譜水色小衛星,即將在廈門大學百年校慶年6月升空!它將帶你俯瞰江河湖海,告訴你水清水濁,植物可繁茂?
走,帶你追光瞰海!
“海絲二號”由廈門大學發起,聯合航天東方紅有限公司、福建省招標采購集團有限公司、三明市投資集團、與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相關單位共同研制。
為什么叫"海絲二號"?“Hi,Sea!”
海絲系列小衛星命名為“海絲”,是因廈門大學地處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它的英文名HISEA,則出自閩南話“海絲”的諧音,并且恰好應合“Hi,Sea!”,向大海問安之意;亦是高分辨多光譜小衛星英文全稱的字母縮寫:High Resolution Water Color Imager。因著“Hi Sea”人見人愛,海絲兄弟們索性無論雷達星還是水色星,都叫了HISEA,只按出場順序、采用數字編碼加以區分。
什么是水色衛星?
水色,顧名思義,就是水的顏色;所以,水色衛星,就是用來給江河湖海察“顏”觀色的衛星;若“江作青羅帶”,說明水體康健;若是“水都變作血”,那么一定有毛病了;好似當空掛了一臺醫院用的CT,火眼金睛掃一掃,江河湖海可安泰?盡收眼底!
怎么做到察“顏”觀色呢?
簡單地說,陽光透射入水,點亮江河湖海,使得水中與陸上一樣,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生長繁茂,區別在于大部分植物肉眼不可見,稱為浮游植物;
這個過程中,活潑潑的光子們,一部分被“吃”掉促成“花紅柳綠,草長鶯飛”,還有一部分被反彈回來,又離開了水,回到空中;這部分離水出射的光,包含了水中能夠吃它、反彈它的物質的信息,水色衛星追到它,科學家們再從中解析它所攜帶的物質信息;比如,“草”有多少?變多了變少了?又是啥子草?
021年2月18日海洋一號D衛星海岸帶成像儀(CZI)觀測廈門外海水色變化RGB真彩色影像圖 / 數據來源: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Himawari 8衛星高頻監測漂浮藻類時空變化分布圖 /
圖源:OOL 王道生
圖為:開闊大洋的海水 / 圖源:OOL
圖為:赤潮藻華爆發時的海水 / 圖源:OOL
話說水色衛星不稀奇,第一顆問世距今已有四十多年,那么我們的“海絲二號”小衛星又有什么獨特的魅力呢?我們將在發射之日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接下來,就讓我們為即將升空的“海絲二號”設計一個昵稱和Logo吧!讓我們共同見證“海絲二號”的到來!
Logo參考
以下Logo為:歐中聯合研制的“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計劃”(英文縮寫SMILE,中文簡稱“微笑計劃”) 、NASA LEWIS RESEARCH CENTER LERC DOC / CRC LOGO – DECAL、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星、日本準天頂衛星系統、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衛星電視運營商Tricolor TV、“亦莊全圖通一號”衛星
圖片來源于網絡
獎勵獲選獎:獎勵金1000元;參與獎:凡參與比賽者均可獲得定制徽章截止時間2021年5月15日 24:00投稿要求1、請將設計內容以壓縮包形式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主題格式為:Logo設計及昵稱+參賽者姓名+單位+電話;2、Logo設計:提交文件為.png/ .bmp格式,可提供手繪圖掃描版、電子設計版(ps源文件);3、昵稱及設計思路:word版,寫上你設計的昵稱,并簡要表明Logo及昵稱設計的思路和意義。評審標準Logo和昵稱更加貼近海絲二號的特點,主題更加突出,突出追光、水色、火眼金睛的主題,寓意更加美好,更能夠獲得我們的青睞哦!注意事項1. 嚴禁任何抄襲;2. 創作者應保證個人信息真實合法;3. 應征作品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報送作品即表示同意將作品用于Logo建設,作者享有署名權。
致謝感謝中國海洋大學陳樹果博士及其團隊、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劉建強主任、葉小敏博士在中國自主海洋水色衛星HY1C和HY1D數據源和數據處理方面的協助,感謝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提供高分衛星數據。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wqt3wuByxtmea2smqImt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