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來,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湖北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旨在樹立湖北生態環保鮮明形象,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
活動共收到來自15個省市區的258件應征作品,既有職業設計師的成熟設計,也受到高校和中小學學生、退休職工等熱心公益人士的積極響應。江豚、白鱀豚、鳳凰、麋鹿、水杉、長江等元素悉數登場。
經評審專家組初評,共計60件入圍作品參與網絡投票。
為美麗湖北代言,為綠色崛起助力。
“湖北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征集活動,
今起進入網絡投票階段。
掃描識別下方二維碼,
進入征集活動主頁投票吧!
4月11日至4月17日,極目新聞正式開啟“湖北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網絡投票通道,公眾可通過極目新聞官方微信進行投票。
投票細則圖示
此次活動中,長江旗艦物種、“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在吉祥物征集參賽作品中最受追捧。許多參賽選手不約而同地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在資料搜集過程中,發現江豚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長江湖北段水域,為湖北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績點贊。
荊荊和江楚楚
“在老家江蘇鎮江,曾聽老人講起江豚的故事,當地叫它‘江豬子’。”設計師陳新泉沒有見過江豚,在新聞中,他看到江豚出現在長江宜昌段的畫面,留下深刻印象。得知湖北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征集活動后,他立馬想到了使用江豚形象的點子。為了加深湖北地域特征,又增加了荊楚文化中的鳳鳥形象,組成一對小伙伴。他給吉祥物取名“綠荊荊”和“江楚楚”,表達對湖北生態環境保護的美好祝愿。
微微與江笑笑
武漢一家專業設計機構得知吉祥物征集活動后,第一時間組織4位設計師分頭創作,共設計出8組作品。在“楚微微”與“江笑笑”這組作品中,江豚“江笑笑”頭戴梅花發飾,以海水的淡藍色和云朵的白色為主色調;鳳鳥“楚微微”懷抱著象征地球的珍珠,被藍色的飄帶環繞。該機構設計總監陳曌表示,江豚實際上并不是藍色的,之所以這樣設計,除了審美的要求以外,還想引導年輕受眾對水環境保護的重視。
江豚躍過武漢關
除了專業設計師,許多熱心公益的市民也積極加入到活動中。家住武漢市洪山區的75歲市民肖作成,特地趕到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送來親手創作的一件素描作品——江豚躍過武漢關。兒時看著江豚和白鱀豚長大的他,曾經歷過“永別白鱀豚”的傷心,而今看到江豚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武漢城區江段,他感到很欣慰。“希望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市民和武漢關一起,共同見證著生態環境日益向好。”肖作成說。
小學生周菁羽作品
小學生李文釗作品
在入圍的60件作品中,有5件特別的作品,創作者都是小學生。
水果湖第二小學二年級學生李文釗一口氣畫了七個吉祥物“嫩芽猴”“藍桃仔”“水寶”“循環環”“紅柿娃”“綠油油”“金菠蘿”;武珞路小學二年級學生周菁羽以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為創作靈感;水果湖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李樂詩將鳳凰擬人成為腳踩祥云、頭戴青山白云帽子的小朋友,五年級學生吳侃如筆下的藍色江豚簡潔靈動、栩栩如生;武漢小學五年級張津瑞以揚子鱷為原型創作出吉祥物“小萼”,舉著的小紅旗“向污染宣戰”……小朋友們稚嫩的畫筆,畫出的是心目中的荊楚大地的綠色精靈,更是對綠水青山的美好向往。
https://mp.weixin.qq.com/s/RogPuacpn8PmIr7uRQIn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