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孝感市委黨校校徽(Logo)設計征集公告
發(fā)布時間:2023-09-02
截稿時間:2023-09-20
閱讀量:4169次
為進一步豐富孝感市委黨校校園文化內(nèi)涵,提煉文化標識,塑造文化形象,特面向社會廣泛征集中共孝感市委黨校校徽(Logo),現(xiàn)公告如下。
一、孝感市市情及市委黨校簡介
孝感是全國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級城市,位于湖北東北部,因東漢孝子董永行孝感天動地而得名。現(xiàn)轄7個縣市區(qū)和孝感國家高新區(qū)、雙峰山旅游度假區(qū)、臨空經(jīng)濟區(qū),國土面積8910平方公里,總?cè)丝?31萬。孝感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捷。城區(qū)距武漢市中心60公里,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30公里,距內(nèi)陸第一大港武漢港50公里。孝感歷史文化、悠久綿長。孝感是孝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董永行孝感天、黃香扇枕溫衾、孟宗哭竹生筍等故事發(fā)生在這里。秦代竹簡舉世聞名,剪紙、皮影、善書等源遠流長。有共和國開國將軍50名,是徐海東、劉華清等將軍的故鄉(xiāng)。孝感物華天寶,風景宜人。膏、鹽、磷被譽為孝感的“三寶”,麻糖、米酒等中華老字號馳名中外,云夢魚面、安陸白花菜等各具特色;古銀杏、雙峰山、觀音湖、白兆山、湯池溫泉不勝枚舉,自然風景美得醉人。
中共孝感市委黨校(孝感市行政學院、孝感市社會主義學院)是市委直接領導下培養(yǎng)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性質(zhì)的政治學院,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lián)合黨校,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人才教育培養(yǎng)的主陣地,是開展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的重要部門,是黨和國家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前身是1952年9月在孝感地委干部學校基礎上成立的孝感地委黨校,1993年孝感撤地建市,地委黨校更名為孝感市委黨校。1994年、1998年分別兼辦孝感市行政學院、孝感市社會主義學院,實行“三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體制。2021年9月搬遷至新校區(qū)開學辦班,新校區(qū)位于孝感市仙女湖路王母湖畔,占地面積130畝,總建筑面積5.07萬平方米。
二、征集時間
自本公告發(fā)布之日起至2023年9月20日。
三、征集對象
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國內(nèi)設計機構、設計師以及設計愛好者均可以個人或集體名義參與。
四、設計要求
(一)應征作品需個性鮮明,弘揚時代精神,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服務孝感的辦學理念,具有紅色校園、書香校園的文化主題、爭創(chuàng)一流市級黨校的拼搏精神。凸顯孝感地域特色,較好地將孝感深厚的孝文化、紅色文化底蘊、本土特色融入作品中,與黨校的初心使命、功能定位、宗旨理念緊密結(jié)合。
(二)應征作品既要適用屏幕標識,又適用于黨校標牌、徽章、印刷品等其它用品的標識,采用彩色設計,文字、圖案簡潔,色彩搭配合理,能夠形成視覺沖擊力,有較強的辨識度,富有藝術感染力。
(三)應征作品必須為原創(chuàng)作品,此前未以任何形式發(fā)表過,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要求,不得與其他黨校標識雷同,且尚未被注冊。如有違反,由應征者自行承擔全部責任。若后期發(fā)現(xiàn)獲獎作品涉及侵權,中共孝感市委黨校有權對已發(fā)出的獎金和證書予以追回。
(四)標識設計稿應附有對圖形和字體的創(chuàng)意文字說明(300字以內(nèi)),包括設計的圖樣、技術文字說明(圖樣尺寸、比例、顏色等)和理念說明(蘊含的意義、寓意、背景等)。
五、參與方式
0
1
(一)應征者提交的設計作品中除中文之外,作品畫面不得出現(xiàn)作者姓名、單位名稱等文字信息,以確保作品評審的公開、公平與公正,否則該作品視為無效。
0
2
(二)應征作品以電子稿形式提交,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設計圖稿顏色模式為RGB模式,所有作品請轉(zhuǎn)換成JPG格式后上傳。
0
3
(三)郵件以“應征黨校標識設計+應征者姓名”為標題。郵件中請同時提供應征者真實姓名、工作(學習)單位、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
0
4
(四)聯(lián)系方式:吳艷玲老師,0712—2823252;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仙女湖路特1號;郵箱:[email protected]。
六、評選及獎勵辦法
本次征集活動由孝感市委黨校組建專家評審組對應征作品進行評審,確定5個入圍作品,從入圍作品中最終評選1個設計作品。5個入圍作品每個獎勵人民幣2000元(不含稅),最終采用作品另獎勵人民幣3000元(不含稅)。
七、特別聲明
(一)應征作品一經(jīng)獲獎,則視為已被我校采用。我校擁有對獲獎作品的知識產(chǎn)權,包括使用權和發(fā)布權等,并有權對設計作品進行修改、組合和應用。獲獎單位或個人不得自行使用或轉(zhuǎn)讓第三方。
(二)獲獎者須向我校提供該設計作品矢量源文件,并有積極配合我校對獲獎設計作品進行修改完善的義務。應征作品無論采用與否,均不予退還,請應征者自留底稿。
(三)我校對本公告擁有最終解釋權。投稿即視為完全同意本公告的全部內(nèi)容。本公告未盡事宜,由主辦方另行制定補充規(guī)則。
https://mp.weixin.qq.com/s/0rZ3hf2pmS8GiHqt7L2F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