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畢業季·日本頂尖藝術大學畢業設計展直播系列。初萌的奇想、新銳的實驗、極致的表達、撼動人心的體量;作為新人初登的舞臺,年年畢業展內、都是秀逸才華的洋溢場。2020年,就讓我們陪同大家一道、感受這份來自日本最前沿的年輕能量、品嘗日本當代設計教育的秋實滋味。
今日我們從之前報道過的東京造形大學畢業展中的平面設計專業里選出優秀作品(學校評審出的得獎作品)介紹給大家。讓我們一窺東京造形大學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成果。
東京造形大學是于1966年設立的日本私立大學,由日本著名設計大師桑澤洋子所創立。是日本第一所以“造形”命名專攻設計與美術的小規模精英大學。東京造形大學的名稱和理念來源于繼承了德國造形大學包豪斯藝術學院(Bauhaus校)理念的烏爾姆造型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Ulm)。學校以美術和設計的綜合性理念為重心,以培養具有創造性的高端藝術人材為目標,培養出了大量藝術精英。是日本著名美術與設計教育的高等學府,東京五美大之一。
東京造形大學設有一個造形學部,分為設計與美術兩大學科。其中,設計學科有平面設計、攝影、電影影像、動畫、媒體設計、室內建筑、工業設計、紡織設計八大專業。美術學科則有繪畫與雕刻兩大專業。同時,大學院包含三個研究領域,分別是研究各種高度專業性設計的設計研究領域,研究美術表現與歷史價值的美術研究領域,以及將設計與美術兼容并包,研究教育相關的造形教育研究領域。
平面設計
東京造型大學的平面設計專業主要以廣告宣傳和印刷品的編輯為基本學習內容。思考圖案圖像作為視覺表達的的重要途徑如何實現視覺溝通的目的。從社會關系出發,研究視覺溝通的根本以及視覺效果的作用,并在調研和技法的應用的基礎上創造出“圖像藝術”。到了研究生階段,學生主要培養適應多變設計環境的能力,跟上行業快速發展的腳步。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學生能夠參與到綜合項目中,接觸校外社會、行業內部,甚至獲得國際合作的機會。從實踐中,學生能夠收獲實踐技巧,為解決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打下基礎。
畢業展主視覺
「ZOKEI展」是東造將本年度畢業的大學學部4年級學生以及大學院2年級學生的畢業研究、畢業作品、畢業論文匯聚在一起,對外公開展出的學院展。
平面設計專業優秀畢業作品
Cropping
素材:紙和木材打造的新類別藝術空間
畢業生:田中沙步
指導教員:永井裕明
這里所截取的物品都是你身邊隨手可見的風景。但是,不知不覺中為了選擇自己所見之物,即使身處同一空間,也會因為不同的感性而出現不一樣的風景。在流逝的平凡的日常中,將遺忘的東西當作焦點。
Hatarakuhito
規格?素材:300×210×450
畢業生:大八木あみ
指導教員:永井裕明
從早晨到深夜,街道都是由工人們維系著的。他們的身姿已經成為風景的一部分融入了街道當中,只是誰也沒有留意過他們。但是,我知道他們的存在。色彩鮮艷的工作服,布滿哀愁的背影,從遠處看到時的可愛姿態,以及完全沒有注意到這種魅力的本人。每當看到工人的時候,視線都禁不住地看向工人。我所觀察到的工人們存在的世界。
TREE
畢業生:鈴木愛彩
指導教員:永井裕明
出門散步的時候,我總是關注那些道路中間只生長著一顆巨大的樹。如此說來,離樹很近的時候什么也沒有想到,但是仔細觀察之后,其生長形狀很是奇怪啊!我所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樹的形狀。
這個國家的語言
畢業生:三浦乃瑛
指導教員:美澤修
我們國家的語言多種多樣,既是在他國前所未見的復雜的語言,也是飽含日本文化的美麗的語言。但是,大多數使用日語的人并不這么認為。語言明明對一個人印象的構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想讓大家認識到我們使用的語言本身所具有的美。根據這種想法,我選擇了十二種語言,用日本的傳統工藝和各種各樣的手巾展現語言的多樣性和形象。這次作品如果能夠成為你對自身周圍的語言進行思考的契機,實乃萬幸。
百想一首
畢業生:杉本遙香
指導教員:永井裕明
日日是好日
規格?素材:450×210 5分紙?噴墨印刷
畢業生:廣瀨朱里
指導教員:福田秀之
日日是好日是指不去判斷好惡,而是應該將其原封不動地當作好事予以接受。
既有毫無尋常的日子,也有憤憤不滿的日子,但是如果不斷重復地將今天過好,那么每天都會變成好日子。
這一作品包含了將每一天每一天都變成美好的一天的理念,將平凡的日常生活繪成花紋,制作出了365日份的禮物風格的降臨節日歷。
降臨節日歷本來是圣誕節前幾周使用的日歷,在日期的那塊地方設計了一個開口裝置,里面放有點心和詩篇,每天一個每天一個地打開,慢慢迎來圣誕節。
雖然每天都會有各種各樣開心和悲傷的事情發生,但是今天那里面會有什么呢?每天懷有一點點期待去打開日歷,日常生活也會變得五彩斑斕吧。
云之日
畢業生:淺田和奏
導師:美澤修
我喜歡陰天這樣的天氣
朦朦朧朧
歡欣雀躍
天空陰沉
心情激動
這樣的天氣混雜著各種各樣的風景和感情。我搭配使用了透光的材料來表現出其魅力。
一塊皮膚
畢業生:桃原天
導師:長井健太郎
我們都要穿衣服。有了“穿”這一行為,“衣服”才成立。我認為正是這一點才展現出了衣服的魅力。我在這里將“所穿的衣服”平面拆解開來。根據拆解的不同,伴隨著形狀的變化,各種各樣的衣服外觀也展現了出來。穿過的衣服形狀和穿之前的衣服外觀是不同的。如果將這些要素結合起來的話,衣服和布料都會無法回復原來的形狀。這只是一片連人的身體都無法包裹住的皮膚吧。
https://www.sohu.com/a/373360093_55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