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入選作品
作者姓名:杜昊晨
來稿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題目:萬眾一心決勝疫魔
作品介紹:我們用信任和愛化作的手,支撐前線戰士們的脊梁,呵護他們的傷口。萬眾一心,決勝疫魔!
作者姓名:杜昊晨
來稿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題目:以我之血為愛而戰
作品介紹:
我以我血薦軒轅——
曾經的患者,現在的戰士。
致敬為愛而戰,無私捐獻抗體血漿的勇士們。
作者姓名:杜昊晨
來稿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題目:戰
創作說明:
戰!必勝!!!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只有齊心協力,一往無前,才能勇者必勝。
作者姓名:杜昊晨
來稿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題目:勝
創作說明:待到春光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作品名稱:《凝聚但不聚》
作者:高新彤
來搞院系:河南工業大學視覺傳達設計
作品說明:在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嚴重影響了我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專家強調這種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播性,所以防控病毒的關鍵是加強自身保護和遠離人群。
這張海報以“對話”和“病毒特征”為切入點,向人們傳達了病毒以空氣為傳播途徑和人傳人的特性,警示人們不要聚集,做好居家隔離。顏色深淺不一的“病毒對話框”表示了不同的感染程度,加上黃色和黑色的強烈對比,沖擊了人們的視覺感受,傳達直觀、深刻的主題思想。海報中還運用了微信標志的元素,告訴大家疫情期間盡量網上聯絡。
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初步得到了控制,這是全國人民凝聚力量而得到的結果。眾志成城,防控疫情。
作品名稱《戰疫——防護篇》
姓名:李昌明
學校: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
作品說明:疫情攻堅戰,一觸即發,請做好防護。
作品:扣近彼此,拒絕歧視
作者:鄭博文
創意說明:采用圖形創意方式將數字0與相握的手進行結合創作,意在表達,無論是疾病、種族等,都應該團結友愛,拒絕歧視!同時也通過數字0造型對“零歧視日”這個世界日進行直接簡單的宣傳。
作品:零歧視
作者:鄭博文
創意說明: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媒體不斷報道中國人和亞洲人在西方國家被歧視,甚至在國內有歧視自己同胞的言行。因此以不同國籍、行業的人并穿插病人在其中圍繞成一個圈創作出此作品,意在呼吁,放下歧視,相互包容關愛,圈也像是一個0,牢牢的契合作品主題。
作品:團結就是力量
作者:鄭博文
創意說明:在中國遭受疫情傷害時,日本慷慨的施以援手,如今,日本也被病毒侵襲,中國捐贈成千上萬的物資予以回報。以此為背景創作此圖,意在傳達中日友好之情,更在表達,緊密團結,齊心協力,方能戰勝疫情!
作品名稱:《英雄的印跡》
作者姓名:張婉迪
來稿院系:常熟理工學院設計系
設計說明:庚子鼠年如期而至,卻有多少人想按下重啟的按鈕,突如其來訊息,打破了歡愉的春節和我們的生活節奏。從那一刻起,無數醫務人員踏上了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斗爭之路,最美逆行再現。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每天要在隔離病房內“全副武裝”工作近6小時,臉上被護目鏡和口罩壓出了深深的印痕,他們的手每天都浸泡在消毒水里,也是傷痕累累。用白衣天使所說的話組成一條條印跡,體現了奮戰的醫護人員的偉大與艱辛,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贊頌與感謝。待到春暖花開之時,你們就會勝利歸來!
作品名稱:《出征》
作者:陳敬翔
所在學校院系: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動畫系
設計思路:
面對疫情爆發,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程度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抗擊疫情,期待著奮斗在一線的戰士們,戰勝疫情,平安歸來。我們萬眾一心,共度時艱,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作品名稱:愛的傳遞
作者:寇煜暄
學校院系:河南工業大學漯河工學院
設計靈感:本次設計靈感來源于疫情面前全國上下的鼎力相助,全國人民伸出援手捐贈物資去支援較為嚴重的災區。
采用了以口罩為愛心的變形手法,使人感受到人們的溫暖,雖然大家帶著口罩,但是都紛紛獻出一份愛。無論是醫護人員,警察,人民,大家都迫切希望疫情能夠盡早結束。
背景采用了大紅色,目的是想要彰顯在疫情過后大家臉上洋溢的那種喜悅和微笑的感覺和氛圍。
疫情雖然嚴重,但是祖國和人民都在為之努力,武漢加油!
作品名:《戰疫》
作者:趙馨雨
學校:吉林藝術學院
2020年春天的腳步,因這場疫情變得沉重。自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更有無數奮斗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攜手戰疫,共克時艱。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戰疫有時,花開有時。待春暖花開疫情消散,我們再相約武漢。
作品名稱:武所不懼,疫戰到底
作者姓名:惠偉偉
來稿院系:南陽理工學院
設計說明:此次作品是致敬奔赴在前線的醫護人員,他們把危險全部擋在身前,為我們默默奉獻者。我也為武漢加油,因此此次作品命名為“武所不懼,疫戰到底”。
作品名稱:《逆行者》
作者:楊紅紅
學校: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
設計思路:中國加油,武漢加油,作品中有武漢的黃鶴樓,櫻花,還有黃鶴,結合畫面人物,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同時向所有抗疫在一線的逆行者致敬,感謝他們的付出!
作品名稱:《復出》
作者:彭英
指導老師:馬果
學校: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設計說明:畫面主要是以口罩和一些日常生活/工作用品形成,表達人們對復學復工的向往。因為近段時間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好轉,所以想以此為武漢、為中國加油。
作者姓名:王月
來稿院系:南京師范大學
作品名稱:《“福or禍”循環結構》
設計說明:作品選取了數學中的循環結構,將內容做成圖標形式,分別代表“蝠”、“口”、“禍”、“福”,在“口”中做選擇,如果拒絕食“蝠”將會帶來“福”,如果繼續食“蝠”,將循環災難。
作者姓名:王月
來稿院系:南京師范大學
作品名稱:《鏟土車方陣》
設計說明:作品選取鏟土車為主要元素,排成了閱兵方陣的陣容,若隱若現顯示“必勝”的文字,顯示基礎建設工人與時間賽跑的決心和對國家命令的積極響應,是對奮戰在一線的工人的致敬。
作品名稱:球形電梯按鍵設計
作者:趙妮
所在學校院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
設計思路:公共場所是疫情傳染的高危地區,電梯按鈕更是千人摸萬人觸,按鈕上的細菌密度是馬桶圈的17倍不經意間便可能感染病毒。
使用場景:該電梯按鈕與傳統的電梯按鈕不同的是,該款按鈕是球形按鈕使用時需將要到達的樓層按鈕鍵向上旋轉180°方可選擇該樓層,感應圈亮起即選擇完成。同時電梯按鈕在旋轉的時候回經過電梯內測的紫外線殺菌燈和消毒棉進行殺菌消毒。旋轉的同時手指也進行了殺菌消毒過程。
作者:田帥
所在學校院系: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藝術學院
設計思路: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大家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一起加油馳援武漢。因此借入一場力量的比拼,一場劍鋒的對決,紅方武漢力量和綠方病毒力量的對決,彰顯紅方武漢力量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的精神,艱苦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決心。一起為武漢力量加油,為武漢力量喝彩。為中國力量加油,為中國力量喝彩。
作品名稱:《都好》
作者:謝輝
所在學校院系:山東協和學院計算機學院
設計思路:為一線人員加油、為疫區同胞祈福。一前線醫生為主題,突出中國抗疫情的堅決斗志,武漢好了,中國就好了,中國好了,大家都會好了。
姓名:賈一雪
來稿院系:石家莊鐵道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設計理念:此次設計的是系列海報。名字為:天佑中華。
天:選自北京的天壇
佑:選自正定隆興寺(祈福保佑)
中:選擇鄭州二七塔(河南‘中’字,代表肯定行)
華:選擇武漢黃鶴樓(武漢是嚴重區,全體華人都在祈福為他加油)
作品名:武漢之光
作者:張國瑞
學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設計說明:兇猛的冠狀病毒襲擊全球,作為最嚴重病毒疫區的中國武漢散發著光芒,勇敢的與病毒做斗爭。把病毒以點的形態表現,武漢之光抵御病毒。
作品名稱:《隔離不隔愛陽光一直在》
作者:柴金珊
所在學校院系: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學院
設計思路:就算被病毒包圍,不斷的侵蝕著肉體,也依然堅定信念,只有禁錮的城,沒有隔離的情與愛。四面八方的英雄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攻克時艱,堅信戰勝疫情的日子終將會結束,一起期待黎明的曙光!
作品名稱:《雷鎮·火蓮》
作者:徐敬明
學校: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設計說明:火屬于離卦,雷屬于震卦,都是八卦里克制邪惡的力量。借助楚國的神話傳統、民俗傳統,中國的醫學傳統、創世神話傳統,這是一種精神力量,把古老的文化傳統激活,以面對我們現在面臨的困難。中國元素龍和鳳,有著吉祥,美好的寓意,代表雷和火,帶來希望的力量,戰勝病疫。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g2MjA1MA==&mid=2247562841&idx=1&sn=9fc5e3157c8d97f3d7ea329c9ed724ff&chksm=97e7aed4a09027c2839df80cf6f7d97bc67bd742b21e9aa89cb4ca60044c6e6bd626b0436efd&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