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作品】2019紫金獎·建筑及環境設計大賽參賽作品(淮陰工學院)
發布時間:2020-03-15
閱讀量:9857次
競賽選題大賽延續開放式命題,參賽者應以現實城市空間為創作題材,真題實做、自行選址、自行擬定設計任務及副題。
由于“蔬菜組”發展現階段所出現的問題,設計中主要從城市建筑的配套設施的建立健全,明確主題性、地域性,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等方面考慮。通過對道路交通的規劃,“蔬菜組”部分建筑群本身的外立面調整設計和內部空間品質的提升,“蔬菜組”周圍景觀節點的設置,來體現“蔬菜組”獨特的魅力。
空間內部整理:空間的開放性演變是從內到外的,對城中村內部空間結構的整理和優化是第一步。城中村“街巷空間+公共空間”的有機空間模式是村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而自發形成的合理空間,這樣的組合模式對于村落具有重要的意義。
空間外部滲透:城中村想要融入城市,再完成內部的整理后就要盡可能模糊其空間上的邊界讓外部的城市空間滲透到城中村中,打破二元空間的對峙。這條界限的物理表達往往是道路或者河流,兩邊則呈現明顯的城鄉差異,空間特征是突變而非連續的。通過空間的局部滲透,能夠緩解這樣的突變,使村內的封閉空間向開發演變。空間的滲透包括了生態空間、公共空間等多方面的相互,將城中村有機地融入城市。
空間補償:城中村改造中的空間補償主要表現在居住單元被公共開發空間讓路后需維持即有或者更高容積率而向空中尋求空間,補償因種種條例法規和環境條件做制約的空間。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www.archcollege.com/archcollege/2020/01/4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