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UIA-霍普杯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
由來自天津大學的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同學以作品《喚醒所羅門——紀念性的樂活》
獲得三等獎!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品的深度解讀吧!
▽
喚醒所羅門
紀念性的樂活
這里的人生活在正在消逝的歷史中,“所羅門之神”漸漸沉睡。我們試圖用紀念性的樂活喚醒它,使人們歡快而詩意地棲居在真正的凈土上。被喚醒的不僅是一棟棟房屋,而且是一段段家的記憶,是人類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題記
△意向圖景©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
背景“垂死的國度”
所羅門群島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有990個島之多。這里的居民保持著原始的海洋生活,與大海歡樂地相處著。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使這個歡樂的海洋國度成為地球最早將要被淹沒的群島。居民不得不放棄老屋,后退一段距離重新建造房屋,眼睜睜看著老房子逐漸被海水吞噬。“所羅門之神”漸漸沉睡。
△所羅門群島地圖(左)所羅門群島民居與海洋的關系(上)正在被淹沒的房屋(下)©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
靈感來源“珊瑚礁”
從自然角度來看,珊瑚礁保護著全球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線,它能夠有效抵擋異常洋流沖擊并且能夠遏制洋流對海岸的侵蝕,從而減緩海平面上升。從居民角度來看,所羅門群島的居民離不開珊瑚礁。他們過著靠海吃飯的原始生活:孩子們在淺水的珊瑚礁中游戲,成年男性在珊瑚礁附近捕獲食物作為生存的基礎。從游客角度來看,隨著附近海域的旅游開發(fā),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這片原始的海域,體驗在充滿美麗的珊瑚礁的近海潛水的樂趣,他們稱之為“體驗自然”。
△珊瑚礁能夠有效減緩海平面上升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土著居民在珊瑚礁中歡樂地捕食度日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所羅門群島珊瑚礁吸引大量游客參觀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
概念生成“紀念性的樂活”
被淹沒的老屋作為珊瑚礁生長的基床。老屋慢慢死去,卻因珊瑚礁的生長而重獲新生。老屋和珊瑚礁一起,構成了歡樂而詩意的海底紀念館。它能夠有效減緩海平面上升,讓漁民繼續(xù)歡樂地棲居于此。在給游客帶來歡樂體驗的同時,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老屋的存在,甚至去體驗老屋。喚醒對給予我們歡樂的自然的敬畏之心。
△概念生成——“紀念性的樂活”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
操作過程“一個自然與人工共同建造的過程”
對老屋的操作過程是一個人工和自然共同完成的詩意的過程。原有建筑物靠近海邊,當海平面上升,威脅到老屋的安全時,當?shù)鼐用駮笸艘欢尉嚯x重新蓋起新屋。我們把老屋當作內(nèi)部模板,用混凝土包裹外界面,使老屋為珊瑚礁的依附和生長提供可能性。在老屋內(nèi)界面用類似海洋館內(nèi)部材料的抗壓玻璃包裹,使原有生活界面得以展示。隨著海平面上漲,這個新屋逐漸被水吞噬。珊瑚礁漸漸充滿外界面,吸引居民和游客參與其中,感受珊瑚礁和老屋結合帶來的紀念性的樂活空間和氛圍。
△當?shù)鼐用窭戏课菰瓉淼奈恢每拷_?br />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海平面上升,居民棄老屋,后退蓋新屋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包裹廢棄老屋使之成為珊瑚礁的基床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抗壓玻璃包裹內(nèi)部界面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漁民在陸地和捕魚時感受到原有的歡樂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潛水旅客看珊瑚時感受歡樂的紀念性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
剖面“民居、游客、自然的故事”
剖透視展示了未被淹沒、正在被淹沒及已經(jīng)被淹沒的民居與自然的關系。珊瑚礁慢慢附著在民居被淹沒的部分,吸引了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棲息于此。供人居住的老屋變成了供海洋生物居住的新屋。居民們在靠近海岸的老屋上的珊瑚礁中捕獵、玩耍。同時他們可以看到以前的生活記憶。游客們在較深海域潛水和觀賞珊瑚礁時,可以進入內(nèi)部被玻璃包裹的老屋,感受所羅門風情的同時能夠有機會意識到人類給大自然帶來的傷害。
△剖面——“民居、游客、自然的故事
©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
畫面“人、老屋、自然”
一系列畫面展示了時間、空間維度的場景序列。在老屋還未被完全淹沒時,居民可以在新建的房子中看到被混凝土包裹的老屋。它就像一座永恒的紀念碑,飽含居民對以往生活的回憶。成年男性在新的珊瑚礁中捕獵時,就像是漫步于以前的村子之中,他的前半生都蘊含在這個人工與自然共同建造的系統(tǒng)之中。游客們肯定會把它當成一個新的旅游景點、一座前所未有的紀念館。他們可以游進老屋內(nèi)部,感受屬于所羅門的原始記憶,同時有所感悟。
△新屋望老屋©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捕獵觀老屋©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游客觀老屋©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游客屋中游©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
構造剖面“簡潔構造”
剖面構造從內(nèi)到外分別是抗壓玻璃界面、老屋內(nèi)界面、老屋構造層、老屋外界面、混凝土包裹層、金屬附著網(wǎng)和珊瑚礁。構造層次仿照了珊瑚礁的自然構造形態(tài)。較厚的混凝土包裹層保護了老屋完整性。金屬網(wǎng)有利于珊瑚礁快速附著。
△簡潔的構造剖面©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總平面圖©張夢煒、徐江淮、張曉龍
結語
他們曾歡樂地生活在這片世外桃源上,與自然和諧相處。現(xiàn)在只能望著老屋一點點被自然吞噬。老屋死去,珊瑚新生,阻擋了海浪的步伐,同時喚回了歡樂的生活。這老屋和珊瑚的結合體在給游客帶來歡樂的同時,一定也能觸及他們的心靈,這種歡樂性的紀念或者說是紀念性的歡樂似乎才是喚回我們最本真的歡樂的方式。
巡展
霍普杯高校巡展正在火熱進行中,想要足不出校看展覽?想要為多彩的校園生活增添一股清泉?霍普杯獲獎作品巡展期待走進你的校園,走到每一個學子的身邊!
聯(lián)系方式:《城市·環(huán)境·設計》(UED)雜志社聯(lián)系人:劉春月電話:18600687310郵箱:liuchunyue uedmagazine.net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杏石口路50號,中間建筑藝術家工坊3樓
2019 UlA-霍普杯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至此已圓滿落下帷幕。
今天“UIA-霍普杯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已經(jīng)走過了八個春夏秋冬。2020年,一個嶄新的十年即將到來,你會是下一個霍普杯一等獎的主嗎?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73214666&ver=4277&signature=Pt2uO0MSXFBRkAN2XucCWYHTmAPLFkH7PPR*GWt6wXbAQdywWJxkGQgKO-fbJPwoN5M0ZhmR9ml6LY3q8UZTblEaEyhJTePPaG3Zra94qRG8YeZeSQlbhiOHZJHXefUv&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