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設計抗疫”作品展示(4)——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發布時間:2020-04-27
閱讀量:8061次
以“藝”戰“疫”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民眾的心。此刻,面臨著疫情之下的全球危機,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在院長畢學鋒教授的帶領下,師生學子迅速行動起來,懷著一份赤子之心,凝聚力量、傳遞正能量,傳播正確防控方式和中央有關防控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用設計的力量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主題海報設計活動中。用設計的力量表達對抗擊疫情的白衣戰士的崇敬,用設計的語言詮釋正確的防疫和保護措施,用設計語意倡導共克時艱的齊心協力!用設計的溫情彰顯中國的大國擔當,創作了一批戰“疫”海報。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這幾年一直在倡導設計從被動設計向主動設計的轉換,強調設計介入社會和推動社會創新的作用,在不同時期的國家經濟文化的建設上,設計一直以獨特的方式推動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當社會以問題的方式和我們進行對話,設計是我們回應社會的溫柔而堅定的聲音,應該是飽含人文關懷、有溫度、有情感的設計。畢學鋒院長說:“用設計創意服務社會危機治理,是我們學校的優良傳統。無論什么時候,無論在哪里,只要國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我們就會拿起自己的創意武器,彰顯抗疫的設計力量、設計的溫度。”今天的時代是充滿各種危機的時代。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社會變遷和全球化進程速度的加快,今天的社會呈現出高度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危機現象愈來愈成為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成為人類面臨的重要發展困境。面對危機現象的研究,應從“問題→反應→應對”的思維方式和分析范式開始。這些研究對我們認識危機、采取對策提供了有益啟發,這與設計相對應的思維建構是一致的。我們面對當今疾病疫情、人口問題、資源短缺、氣候變暖、性別平等、政治透明等世界性話題,作為設計師,要通過“設計作為工具”的思維來激發想象,運用設計的“手段”和“語言”激發人們對現存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并最終通過各專業的思考與創作成為預防、應對危機的觀點進而提供解決方案上的“設計”。如何應對危機,特殊時刻化危為機,并且主動求變,是我們作為設計教育者和設計人持續性要思考的。我們深知設計不是一種職業,設計是改變世界的觀念,是對我們構建未來生活的啟發。
設計作品展示
↑《一起面對,共同戰“疫”》
畢學鋒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眾志贊歌-愛》
鄭朝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全球戰疫》
徐振庭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為疫而戰,為藝而戰》
蔣可炘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青春之愿,戰疫之心》
方舒弘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向逆行者致敬!》
毛德寶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醫者仁心》
胡珂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守候》
李潔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UNITY!》
吳煒晨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同呼吸共命運》
成朝暉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福》
方遠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安》
方遠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不聚集,不聚會》
林清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科學防疫》
黃紫璇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戰·武漢》
錢佳玲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遏疫情,拒傳染》
昊旭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齊心協力,眾志成城》
張雅麗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致敬,逆行的白衣英雄》
張雅麗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妥善處理》
吳程程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www.shejijingsai.com/2020/04/40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