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畢業季
許多設計院校已經
開始準備畢業展了
接下來矮凳君為你播報
臺灣各大藝術院校設計展主視覺
看看哪一張最為打動你~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109級畢業展
勇敢做夢的人,是荒謬的。——唐吉軻德
在普世的塵埃中,我們看見了同樣的階級與聲浪,然而生命的原貌被外在、階級給附屬。
我們荒謬的穿過這些,找到存在的本質,是公正、善良還是原諒?
我們都是一個皮囊,在他人期待的未來里喘息著。
終將無畏的劃開名字背后的期盼,署名一次真正的自我。
萬能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第15屆畢業設計展
一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一年有31536000秒,則四年有126144000秒,每一分一秒我們都不停的創作,從白天做到黑夜,就像便利商店24小時,全年無休一樣,這一串是數字的流動,并不是四年的結束而是我們的另一個開始。
如果說柑仔店是文化,那24小時便利商店應該是更升級的文化創意,我們透過設計延續著文化,觀察與摸索的每分每秒都是滋養與成長。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
109級美術組畢業展
眼眶暈染著疲憊的黑
身體勞累精神卻一絲不減
宵夜是慰藉支持著HP的來源
戰場在書桌上被窩內
風扇咔咔轉動
吹不滅滿腔熱血
有隊友的support帶上閃現
共同抵擋眼前的種種考驗
每扇窗里的世界在夜幕降臨之時
努力開啟未完成的章節
你是否準備好一起上線?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展
「我想做什么?我到底能做什么??」相信每個設計者在一開始都會為此困惑。而這四年所學習的,可以幫助我做出什么設計呢?
面對別人的不理解,我們面無表情堅持下去,作品才是我們最好的答覆。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文創系
109級畢業展
吸,吸收臺灣多元的文化
吸,吸取生活潛藏的創意
吐,釋放出文化隱藏的影響力
吸吸吐,
意旨將日常中較被忽視的、非主流的,
但不可忽視的、潛藏影響力的的事物,
透過文創設計者內化,緩慢且柔軟地釋放。
想知道我們吸吸~吐~出什么樣的作品嗎?
就來看看我們吧!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
109級畢業展
藝術創作即是最不傷身的解憂良藥
如何在寂寞的夜里紓解內心の風風雨雨?
造夢者在腦袋小宇宙爆發的時候創作
炸掉了淤塞心里的負面情緒
正修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
畢業設計
為了打破被局限的框架
學會轉換「角度」思考
并「突破」出與以往不同的概念
每個人都是從各自
「角度」去理解一件事物
不同的思考邏輯延伸出各種的可能性
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10TH畢業展
定律一:貓永遠是腳先著地
定律二:奶油吐司永遠是奶油面落地
假設貓和奶油吐司同時從空中墜落,誰會先著地?
思想實驗?設計?奶油還是貓?
快點啟動你的大腦吧~~~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
第27屆畢業展
我們在網路社群中拾獲更多話語權,成為一股力量分享自由與良善,推進多元與革新。設計與政治無法分割,傳達的價值關乎社會痛癢,而新一代從不畏懼大聲表態。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
創作組109級畢業展覽
「探路者」是一艘在1997年攜帶探測車登陸火星,且建立基地的美國太空船,那次探測任務是繼1970年「維京號」任務之后,第一次有人類探測器成功降落到火星地表。按照設計,「探路者」的壽命僅有一個月左右,但它與它所乘載的登陸車卻在火星惡劣的環境下整整堅持了三個月,采集大量關于火星大氣、地質學、巖石學的數據。
而過去四年我們之中每個獨立的個體就像是探路者,在太空中漫游,目標是探測一切發展的可能性,而遭遇儀器故障等問題,就像我們四年中所遇到的意外、阻礙,也描述我們以不斷的摸索,來找尋屬于自己的路徑,同時也期許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誕生于碰撞,成長于摩擦
島嶼經過世代更迭,積累堆疊而成;如果說我們都是蠢蠢欲動的板塊,那么板塊之間擠壓而生的,便是我們的創意;透過彼此碰撞與摩合所引發的效應,期許我們這個世代的設計力,能成為推動島嶼改變的能量!
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
2020畢業展
回到開始,尋找未來。
盡管并非永遠澄明的狀態,
也非一覽無遺的平原,我們仍持續前行,
直到光下的空氣變得稀薄,視線變得透明。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109級視傳系畢業展
深夜博物館MIDNIGHT MUSEUM
展策集中在使人沉浸于不同思緒,精神所構筑的場域,這般抽象上的意念,以液態的圖像響應。有機形式的流動瞬間,呼應想法變化交織并產生的剎那;而那永恒的片刻,即為我們思想的詮釋。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
109級畢業展
p?art of _參與的形狀
我們今年顛覆紙本海報,
以社群濾鏡做為主視覺載體,
與好友一起加入透過張嘴互動,
共同激發出參與的形狀,
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主視覺的一部份。
「加入我們,共同激發出參與的形狀。」
—Be part of aart.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109級畢業制作
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第23屆畢業制作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第23屆畢業展
「狂想」是什么呢?
它是「自由不受限的想像」、「跳脫框架的夢想」。
初步入大學的我們,
默默地種下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想像,
將資傳系四年探索,
化為四只小怪獸的進化旅程,
亦結合對科幻未來人的想像:
資傳人最后會進化成什么模樣呢?
銘傳大學商品設計學系
22th畢業展
「聚變效應」是什么?
是釋放累積已久的能量
將最小的存在轉化更大的價值
聚變的產生
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
每次的展覽,
必是經過每分每秒不斷吸收、思考,
所誕生的產物,
四年來,
我們用眼去發現問題并用心解決問題的存在,
雖然青澀的解讀了這個世界,
卻傳遞了最純粹的意念,
你,
要不要來看看我們聚變?
朝陽科大工業設計系
畢業展
曖昧是情感、自我目標追尋的一段過程
我們重復笑、來回哭,缺憾與美滿相互交織
曖昧之后,逐漸明朗
終于在闖過、瘋過后找到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想知道我們與設計與作品間
經歷了怎么樣的曖昧嗎?
嶺東科技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
105畢業展
沒有經過_________的過程,就沒有這樣的你。
地層深處的巖石無時無刻都在變質,這不是腐敗,而是新生。我們正處在一個轉變的期間、進行式的狀態,不斷淬煉、碰撞、累積到成長,如顏料渲染,即將繽紛絢麗,成為更想成為的自己。
萬能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第15屆畢業設計展
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小怪獸,從混沌未知的探索里,經由日以繼夜的創意、思考與放電,逐漸有了各自的發展。雖然過程中無法預測會變成什么樣貌,但最終都流向相同的目標。從對話中尋找問題,「在設計中探索答案,透過多樣化的設計」引領觀者進入多彩多姿的世界并感受到一股創新的設計能量,在2020年成就了同學們最棒的作品。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
109級畢業展
.rar
每個人猶如一個壓縮檔,日以繼夜地將我們所聞一切映入其中。
無論是技能、見識、經驗等,將大量的資訊一個個放入腦海里,相信要打開這壓縮檔的霎那,其中醞釀的波瀾將從壓縮中迸發出絢爛光輝。
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
第17屆畢業展
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109級畢業展
2020年臺灣藝術大學
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第14屆畢業展
「偶像團體-Animaidens,正式出道!」
熬過數不清的夜晚,手握電繪筆在清晨的陽光里迎接越來越接近的截稿日。
四年后的今天我們帶著我們的作品即將展開一場盛大的演出!
帶上你的應援小物!我們一起大喊:
「少女的十二法則,ShineYourRules!」
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數媒系109級畢業展
「謝了,當代教我一無所懼。
FEAR NOTHING,CAUSE WE KNOW WHERE WE'VE BEEN THROUGH.」
感謝這個時代,不停止的訊息彈跳和反覆濫造的媒體,壞透了卻也好得無比。讓我們得以透過作品說話,打破時間、距離的限制,懷抱著改變世界的夢想,無懼地激蕩出精彩的時代經典。
南臺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2020畢業展
2020建國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畢業設計
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105級畢業成果展
名稱的發想是來自學校本身的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但又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連結。
來自不同城市的我們結識并且在這片小山坡上一起接受各種專業的藝術性指導,主視覺上的各個獨立線條是我們在某些點上面相遇并且交錯,未來各自前往自己的道路。
在這個時間我們一起共同舉辦了這場展覽,雖然我們用了「逃離」作為名詞,但其實我們比誰都更期待自己在最后能夠成為最醒目的那一個。
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一〇九級畢業展
長榮大學109級資訊暨設計學院
畢業聯展
唯有跳脫思想局限才能創造突破
框架的束縛既定的現實
被壓抑探索的欲望
被沒收跳脫的勇氣
不甘愿被現實局限
擺脫束縛的綁架
這就是我們“ORANGE”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第三屆畢業展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第十屆畢業展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第十屆畢業展『哇噻[wāsāi]____你我之間的水平轟炸』集結了來自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的學生,[wāsāi]最初為閩南語一詞,源于七〇年代的臺灣,后因海峽兩岸頻繁地使用,最終成為華語國家中廣泛的口語助詞。
哇噻[wāsāi]象征一個溝通的開始、一個代表性的共通語言,將隱藏在作品中的無限個哇噻,透過多樣化的創作形式,全面釋放,串連來自四面八方的我們。
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第二十三屆畢業設計展
????????
"Break,Build.”——破壞即建造。
身為設計新血的我們,重新思考已被建構出的設計法則,非正常地運用美感原理,打破大眾對設計的既定印象,邀請觀眾嘗試以新的態度、新的觀點去看待設計,跳脫現有的框架,創造更多可能性,試圖產出新世代的設計力。
國立云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畢業制作
「誰說我們懶,我們只是比別人觀察的更多!」
“We are not lazy,but just can see more things than others!”
當眾人埋頭于職責本分的時候,身于設計圈內的我們,嘗試透過設計的角度,將日常所「觀察」的問題,反映至各處角落。
而設計人正如同螞蟻群體中的「懶惰份子」,悠哉是旁觀者對我們的誤解,實際上我們只是稍緩腳步,借此看清問題全貌,企盼能夠帶著獨具一格的想法,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設計觀點。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396620693_48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