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名單 |《建筑師》雜志·2020“天作獎”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
發布時間:2020-09-16
閱讀量:26815次
9月12日,《建筑師》雜志·2020“天作獎”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的評審工作在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舉辦。本屆競賽由中國建筑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建筑師》雜志、廣州市天作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聯合主辦。本次評審工作由評委會主任王建國主持,莊惟敏、王維仁、李存東、童明、董功、張鵬舉、馮曉坤(代李少云)、李鴿9位業內專家擔任評委。
▲現場評委合影
▲競賽評委(滑動查看更多)
本屆競賽的主題為“自然地景的建筑”,由香港大學建筑系教授、王維仁建筑研究室主持人王維仁出題。截至2020年9月8日,本屆競賽共收到參賽作品561份,涉及參賽學生1269人次,指導教師418名,來自國內外211所高校,覆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以及英、美、德、意、日、韓、澳大利亞、荷蘭、瑞士、瑞典、波蘭、西班牙等國家。本屆競賽收到的參賽作品數量及所在院校數量均創歷屆新高。
▲現場討論環節
因疫情原因,出題人王維仁教授在線參與評審工作。評審會開始后,由王維仁教授介紹競賽題旨:“當下全球建筑共同面對的關鍵性挑戰是:建筑和人如何與自然共生。數百年來發展模式經濟對自然的無盡消費,當森林逐漸開墾為農田再轉變為建筑,在氣候暖化生態環境日益脆弱的危機中,建筑和人該如何與自然共生?面對全球資源剝奪與社會公正的挑戰,建筑應該如何尊重人與社區、自然與生態,反映一個資源循環共享的社會?地景的建筑讓地景與建筑成為整體,強調以地質地形、風水水文、植物與有機生命共同形成的生態關系。想象在一百年之后的人事更易,建筑如何維系場所的自然地景,面對新人新事與環境永續和自然共生。”
▲王維仁教授通過線上評審,同時與線下評委實時互動
競賽評選標準與評選程序經由全體評委討論,整個競賽的評審過程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履行參賽規則,經由四輪匿名投票和多輪激烈討論,最終產生入圍作品名單。考慮到本屆競賽收稿數量較往年增多,組委會一致通過將入圍名單最終確定為35份(一等獎1份,二等獎2份,三等獎5份,其余為佳作獎)。
▲現場評審環節
《建筑師》雜志·2020“天作獎”
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入圍名單
(以參賽作品編號為序)
※以上入圍作品將在后續進行公示,敬請關注!
本屆評審委員
評審委員會主任
王建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筑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建筑師》雜志編委會主任
評審委員
莊惟敏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建筑師
王維仁王維仁建筑研究室主持人香港大學建筑系教授
李存東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總監
童明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上海梓耘齋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
董功直向建筑事務所創始人/主持建筑師美國伊利諾大學杰出教授
張鵬舉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馮曉坤廣州市天作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
李鴿中國建筑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建筑師》雜志主編
《建筑師》雜志·2020“天作獎”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的評審活動得到廣州市天作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和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全院師生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內工大建筑學院志愿者學生正在布展(滑動查看更多)
▲競賽評委與建筑學院老師及志愿者學生合影
《建筑師》雜志由中國建筑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原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