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青山藏古韻,客家茶香越千年。近年來,陸河縣大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綠美陸河”生態建設工作,積極探索“土特產”進階之路,破解“有好茶缺大牌”的產業瓶頸。在陸河縣農業農村局統籌指導下,陸河茶葉區域品牌征集活動在首屆陸河茶文化系列活動開幕式暨南萬春茶開采節上正式發布,以文化賦能、品牌強鏈,全力將陸河茶打造中國客家茶文化地標。
陸河縣地處北回歸線黃金產茶帶,坐擁粵東最大連片富硒土壤區(硒含量達0.42mg/kg),火山嶂終年云霧繚繞,南萬紅椎林釋放超5萬個/cm3負氧離子,形成“茶林共生”的天然秘境。自明嘉靖年間,客家先民便在千層梯田間開創“春采茶、夏摘梅”的立體種植系統,茶梅相映的生態奇觀延續至今。陸河縣茶葉產業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引進品種為白葉單叢,在南萬鎮試種成功后實現迅速發展,目前全縣種植面積超3萬畝,覆蓋白葉單叢、蜜蘭香、金萱、鴨屎香、大烏葉等多類品種。陸河茶產業已形成涵蓋種植、加工、銷售、文旅的完整產業鏈。
本次活動聚焦構建“文化+生態+品質”三位一體的茶葉區域品牌,通過全球創意征集陸河茶葉區域品牌名稱及口號,讓陸河茶香飄向世界。
征集主題
我為陸河好茶創作品牌(名字+口號)
征集時間
2025年3月22日-3月31日
創作要求
①核心要素融合:作品充分體現陸河茶葉文化符號、生態優勢及品質特征;
②作品規范:名字+口號形式(示例1:紫金蟬茶---紫金蟬茶,蜜香萬家;示例2:吉康有禮---吉康好茶,禮遇天下),控制在20字以內,每個投稿者可提交最多3件作品;同時,投稿者需對品牌含名字、口號兩部分的構思、背景和意義作出闡釋;
③知識產權:來稿作品均須為本人原創,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凡涉及侵權行為,均由應征者本人承擔相應責任。
投稿通道
①線上平臺:問卷系統(https://wj.qq.com/s2/18602208/d8b1/)
掃碼投稿
②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文件命名:陸河好茶品牌投稿:名字+口號+單位/作者+聯系方式)
兩個投稿方式選其一即可,請勿重復投稿。
應征作品一經送達,即視為應征者已全部知曉并完全接受本啟事。應征文件不符合本啟事要求的,應征者可于截止日前補正。
評審機制
主辦方根據征集要求,組織評審團進行評審,采取初選、網評、終審、公布的方式進行。
初篩階段:組織專家從征集作品中遴選出10個陸河好茶品牌,該項得分占總成績的70%。
網絡評選:專家遴選的10個陸河好茶品牌入圍,并接受公眾網絡投票,投票占該項總成績30%,時間:2025年4月上旬。
終審:組委會進行終審,按“專家審評占比70%”+“網絡評選占比30%”兩項得分累計得出最終結果。
公布:最終結果將在媒體上公布。
獎項設置
獎勵按就高原則執行,不重復獎勵。選用品牌獎勵獎金2000元+陸河茶葉禮包+榮譽證書(1名);入圍獎500元+陸河茶葉禮包+榮譽證書(9名)。(備注:所得稅由獲獎者自理,每位參賽者不能重復獲獎)根據參賽作品情況,主辦方有權決定對相應獎項不予評定或減少獎項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