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工業裝備互聯協同創新設計大賽(陜鼓專題賽)是繼首屆叉車專題賽之后在另一領域、行業啟動進行的又一屆互聯協同創新設計大賽。
本屆大賽以“中國智造 動力創造”為主題,目的就是要通過“動力創造”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發展的進程,本屆大賽是聚全國之力,戮力推動、互聯應用、協同設計、萬眾創新,促進中國工業裝備設計水平不斷提升。
本屆大賽在互聯應用網絡的大平臺上進行,以”開放共享、協作 共贏”為原則,提供基于真實工業場景的數據資源、競賽培訓、算法工具等。旨在實現信息與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智慧與智造的貫通,通過聚合眾多優秀設計、技術工程師和設計團隊、項目解決團隊,在解決企業實際難題的同時,創造崇尚智能科技、聚集智慧力量、創新設計方法、展示設計成果,突出發掘專業技術人才的時代氛圍。通過發現、宣傳、推介、應用,積極促進賽事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中國工業裝備設計、智造水平不斷提升,實現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強國的歷史跨越。
一、大賽組織單位
指導單位: 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
主辦單位: 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
陜西省科學技術學會
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中國機械工業互聯應用服務平臺(CMAP)
中通協能量回收裝備分會
邁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陜西省天然氣管線配套產業聯盟
陜西省“三廢”綜合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環保產業聯盟
西安聯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陜鼓歐洲研究發展有限公司
《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期刊
Altair(Inspire)
創新工場(創新奇智)
特別支持單位:
合力叉車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名單另附)
二、大賽組織領導
1.競賽組織委員會(名單另發)
2、競賽執行委員會(名單另發)
由競賽技術委員會和競賽辦公室組成。
1)技術委員會
主要負責大賽技術方案制定,競賽項目、制定競賽規則、命題原則及類型審核要求;負責編制競賽重點培訓內容、競賽結果評價標準以及相關技術工作,負責競賽結果核實和對本屆競賽進行技術點評,根據獲獎作品,負責與典型企業共同做好成果轉化的后期工作。技術委員會內設:標準組、命題組、培訓組、評價組。
2)競賽辦公室
(1)辦公室組織由邁迪云平臺操作運維分析人員3人,CMAP 平臺協調人員2人,陜鼓協調、技術保障人員2人組成。
辦公室設在中機企協西四環辦公區漢威國際廣場二區8號樓五層
(2)辦公室職責
在競賽執委會的領導下,負責競賽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具體負責競賽的組織安排和日常工作。主要包括:
在競賽組委會指定的CMAP邁迪云平臺上,開通大賽報名、上傳作品通道,保證順暢無誤;做好大賽網上宣傳,擴大賽事影響;建立針對性培訓課堂和咨詢聊天吧,解決參賽者疑惑;做好與CMAP邁迪云的鏈接,把握競賽流程中各個環節的運行質量和路徑暢通。
競賽平臺官網:shaangu.maidiyun.com,對報名參賽選手將分配相應的云平臺賬號。
三、大賽命題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本屆大賽是順應時代發展、技術革命潮流,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開放合作的命題原則,以透平機制造為專題,通過設計解決方案的構思和實現,采用網絡解決賽事各項議程的創新形式來完成賽事。
主辦方提供了5個命題,《透平壓縮機內部 VR(AR)智能檢測技術》、《透平機械葉片應力頻率在線監測技術》、《快速拆卸叉形葉根方法》、《汽輪機軸向排汽結構開發》、《陜鼓英文名稱命名及logo設計方案眾籌》等5個課題作為創新大賽命題;
四、賽程安排
1、第二屆工業裝備互聯協同創新設計大賽(陜鼓專題賽)啟動大會,於2019年9月20日在世界制造大會期間舉行,地點:安徽合肥中國科技大學水上報告廳。
2、整個賽事從2019年9月20日—2020年4月25日結束,競賽歷時7個月。
3、大賽啟動同時(2019年9月20日)打開競賽報名通道;2019年12月10日關閉報名通道,報名規則詳見組隊規則。
4、參賽選手和團隊自2019年10月1日開始可下載數據、各類軟件應用、平臺使用方法,并在本地安裝調試。
5、2020年1月15日起競賽辦公室將提供并開通上傳參賽作品渠道,選手上傳數據即可代表提交作品成功,需要等待評審結果是否進入復賽,進入復賽的選手與作品,可通過大賽官網或者等待大賽組委會電話通知。
(1)作品上傳:2020年1月15日00:00至2020年1月17日24:00開通作品上傳通道;
(2)最終提交:2020年1月21日組委會將提供最終數據,具體規則詳見大賽官網作品上傳規范,參賽者的大賽最終成績將由這組最終提交作品結果決定。
注:不按照大賽作品要求提交者,成績視為無效。
(3)專家評審:需經過初審、復審、終審三個階段,其中不排除添加作品答辯環節。
(4)作品查新:2020年3月2日--2020年3月6日單點通知入圍名單,同時要求入圍選手提供查新報告或者個人承諾書。
(5)組委會會議:根據賽程,按需安排組委會會議;
(6)大賽截止時間:2020年4月15日;
五、參賽對象
1、參賽對象:
涉及裝備制造業的各類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設計企業(公司)及設計技術工程師、設計技術人員、設計技術愛好者、專業問題方案解決商。以個人或團隊(團隊參賽人數最多3人)為參賽對象。
2、參賽作品:
(1)大賽命題:競賽命題由競賽技術委員會提出。
詳見附件1: 第二屆工業裝備互聯協同創新設計大賽(陜鼓專題賽)五個命題的說明。參賽者可通過“邁迪”平臺進行資料與模型下載。各大軟件支持單位,提供相關的軟件應用信息和服務。
(2)命題重點:
以品質可靠、協同創新、個性服務、綠色環保、智能制造為重點, 依據市場用戶和產業發展需要理念,提出命題方向和要求。
3、作品形式:
全部采用網上競賽形式,參賽選手根據網上公布的命題要求,(問題描述、賽題說明、評分規則)、先完成必要的理論知識型選題后,可自選賽項。參賽選手應將參賽作品在網上提交。
選手即可利用平臺上的企業產品數據資源和軟件等工具完成,也可自選、配置資源,采用熟悉的先進設計軟件、手段方法,完成5大命題,并顯示命題不同的要求。整個過程分階段全部在網上進行。
根據命題,選手、團隊在參賽時所需的設計配件,可在邁迪網平臺上的相應企業網站獲取,也可申請平臺對所需產品進行三維建模,為參賽者提供設計所需資源。
4、競賽流程
參賽報名、作品遞交、入圍作品初、復、終評、獲獎公告、競賽表彰及作品展示。
六、獎項設置
大賽評定原則:圍繞各命題創新需求和目標,對參賽的設計解決方案按照技術目標、成本目標、周期目標、可實現性,由技術委員會進行綜合評定。
1、獎項設置:
獎項設置:按照課題技術復雜程度分類,前四項命題均設置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第五項命題設置一等1名,二等獎2名,鼓勵獎若干。(詳見附件 2:第二屆工業裝備互聯協同創新設計大賽(陜鼓專題賽)獎項設置)
2、進行大會表彰和隆重的頒獎儀式,對獲獎人員頒發獎金、獎杯和榮譽證書;
對獲獎人員頒發工業和信息化部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用技術 人才培養工程”證書,納入部人才培養工程人才數據庫。
3、成果管理和轉化
對獲獎作品組委會將安排專業產品機構進行再設計,并制作功能模型。
以項目推介會形式,發動行業企業及裝備制造相關企業進行轉化、投資開發。
七、競賽作品知識產權
獲獎參賽者的方案設計著作權、方案設計的實施權歸陜鼓所有。大賽組委會對獲獎作品擁有宣傳、出版、展覽及其他形式的推廣、宣傳權利。
參賽企業或個人必須承諾參賽作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參賽作品與已發表的作品相同或近似的、曾經參加過其他設計競賽或為第三方服務設計的作品不得參賽。如因參賽者的剽竊作品、竊取商業秘密等行為所引起的法律責任由該參賽企業或作者本人承擔責任,且大賽組委會有權在大賽的任何階段單方面取消其參賽及獲獎資格。
八、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聯系方式
辦公室:
設在中機企協西四環辦公區漢威國際廣場二區8號樓五層
聯系人:張慧,手機:13370566029
劉興浩,手機:15169048055
九、參賽備注
1、為保證作品質量,大賽組委會保留對部分獎項空缺或減少的權利。
2、大賽組委會對本次大賽保留最終的解釋權。
大賽官網:shaangu.maid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