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挖掘宜賓東樓歷史文化底蘊,宣傳推廣宜賓特色文化,提升宜賓城市形象,近日,敘州區決定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宜賓《東樓賦》文稿,政府將對征集評選出的5篇《東樓賦》優秀文稿,每篇獎勵作者6萬元人民幣。
征文活動由宜賓市敘州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宜賓市敘州區金成集團受區政府委托負責承辦。征集文稿題目為《東樓賦》,要求以賦體文稿書寫宜賓東樓,體現宜賓文化特色,篇幅600字左右。征文截稿日期為2021年6月15日,只收word電子文檔,文檔末要注明作者姓名、住址及聯系電話,附300字以內的作者簡介。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需在郵箱“主題”欄注明“《東樓賦》投稿”字樣。聯系人李先生,電話0831-7822737。
承辦方要求投稿人必須保證所投稿件的原創性。若有剽竊、盜用他人作品,文責自負。征稿作品著作權屬于創作人,使用權屬于征稿單位,可用于公益和商業宣傳。
杜甫《宴戎州楊使君東樓》詩意畫 (喻正元畫)
史載,宜賓東樓始建于唐代,原址位于今宜賓市舊城區東樓街外的岷江邊。因詩圣杜甫曾登樓賦詩《宴戎州楊使君東樓》,使東樓名揚天下,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參觀游覽、聚會交流的勝地。歷朝多次重建東樓,直至民國時,尚存根據詩題取名的“楊使樓”(時人按其諧音俗稱“楊泗樓”),其原址街名沿襲至今,仍叫“東樓街”,可惜東樓于1949年春毀于火災。
宜賓新東樓 (劉曉川拍攝)
2018年,在宜賓建城2200年之際,經中共宜賓市委、市政府決定,為適應宜賓城市的拓展與提高視角美的需要,遷建東樓于宜賓主城區東面的大溪口。新的東樓于2021年初峻工,主樓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仿木裝飾,共8層,總高度為49.85米,總建筑面積4742.30m2。整個建筑群雄渾大氣,巍峨壯麗,具有極強的特色和視覺沖擊力,不但提升了城市的起伏感,優化了城市輪廓線,更是極大地增強了宜賓城市的歷史厚重感。宜賓東樓成為傳承與發展宜賓優秀歷史文化的標志性載體,是長江首城會客廳、旅游休閑目的地、文化地標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