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彰顯淮河地區豐富的文旅資源、悠久的人文歷史、獨特的人物風情,推進“詩?情?畫?憶”淮河尋夢大賽系列活動,促進淮河生態經濟帶文化和旅游互動交流,特開展尋找“淮河之詩”朗誦比賽,現向社會征集“淮河之詩”朗誦短視頻作品。
一、活動主題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
二、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蚌埠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淮北市文化旅游體育局、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阜陽市文化旅游體育局、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三、作品內容
1、參賽選手需要自選淮河流域(古現代詩詞等創作地或其內容體現地)的古詩詞、或現代詩詞(含自創詩詞)、或名言警句、或其他古現代文學作品經典片段,自擬作品名稱,自選場景(場景要求在文化場所、景區景點、風景名勝、或其他有特色的地方),脫稿式完成朗誦,在后半部分植入對古現代詩詞等作品內容的創作地、創作背景、文化故事的簡要解讀,制作成短視頻。
2、作品拍攝地須為淮河流域地區。
3、可使用后期制作軟件進行色調、明暗等微調,不得過度進行后期處理;選手投稿作品不打logo等信息水印,不出現選手名稱及創作人員名稱等身份性信息。
4、短視頻可以配字幕、配背景音樂。
5、視頻作品應適合抖音視頻平臺播放,視頻質量好、清晰、無雜音,視頻質量不低于1080pHD、60fps,視頻時長不短于60秒。
四、活動征集時間
活動時間:2021年5月11日-7月30日
征集時間:2021年6月1日-6月20日
五、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金10000元(含稅),頒發證書。
二等獎8名,獎金4000元,頒發證書。
三等獎16名,獎金1000元,頒發證書。
優秀獎30名,獎金100元。
六、評分規則
大賽評分工作以網絡評分+專家評分方式開展,專家評分從作品內容的意識形態、藝術性、創新性、準確性和拍攝制作的技術性等方面進行評判,滿分70分。網絡評分是作品上傳到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抖音視頻平臺,根據網友對作品的點贊評論量進行評判,滿分30分;每個點贊計1點,每個評論計1.5點,合計每個作品的點數,按作品點數排名,排名第一名的作品折合成網絡評分30分,其他作品得分以第一名點數為基數按比例得分。作品按照網絡評分(30%)+專家評分(70%)綜合成績排名評選出獲獎作品,并頒發證書、獎金。
七、投稿須知
1、作品征集。“淮河之詩”作品完成后在6月1日-6月20日把作品和報名表發送到聯系郵箱(郵件標題:淮河之詩+作者+作品名稱,作品視頻文件名:作者+作品名稱,報名表文件名:作者+淮河之詩作品報名表)。
2、網絡評審。網絡評審采用即投即審即發的模式,“淮河之詩”作品經過評委會審核,2日內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抖音視頻平臺(“蚌埠文旅”,抖音號:BBWLJ2021)上線,接受游客和網民的投票,指標計算截止到7月12日9:00;未通過審核的,將不予以上線。參賽選手可關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抖音視頻平臺;投稿作品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官方抖音視頻平臺上線后,參賽選手才可將其作品在其微信、抖音、微博等平臺上線傳播。
3、專家評選、公布、頒獎。7月16日-25日,“淮河之詩”作品評委會根據作品要求和規則完成評選,7月26日-30日在八市文旅部門官方微信、抖音等平臺公布,頒發電子證書。
八、參賽須知
1、參賽選手不限國籍、戶籍,不限年齡、職業。參賽選手包括但不限于自媒體人員、朗誦人員、導游、講解員、學生、學校、文旅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個人、單位或其他組織。各參賽選手須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參賽選手投稿后即同意并遵守本征集公告。
2、所有參賽作品須為原創,無抄襲、復制、侵權行為,未經網絡發表;參賽選手應保證其為所投稿作品的作者,并對該作品的整體及組成部分均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參賽選手還應保證其所投稿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
3、對于獲獎的作品,組織單位擁有使用和傳播的權利,具體是指以宣傳、修改、復制、展覽、表演、放映、廣播、信息網絡傳播、改編、翻譯、匯編、自行決定是否署名及署名名稱等方式使用獲獎作品,組織單位不再支付報酬。
4.禁止任何刷票行為。系統監測出的任何機器人、系統自動刷票均歸零。
5、本次大賽不收報名費用、所有參賽作品恕不退稿。
6、本征集公告解釋權屬于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
聯系單位: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
聯系電話:0552-3117776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640.webp(4).jpg
https://mp.weixin.qq.com/s/O4-kkDsNUyP_z0XM2HuH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