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錫山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重要戰略舉措,宛山湖生態科技城的建設,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剛剛,又傳來新進展!
圖片
1月5日下午,宛山湖生態科技城核心區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征集終期成果專家評標會召開。3個國內外一流規劃設計團隊同臺角逐,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孫彤宇教授領銜的專家組對設計成果進行綜合評審,助力錫山高標準高質量打造面向長三角、面向未來的國際一流“生態科技城”。
區委書記周文棟、代區長顧文浩出席會議。
圖片
宛山湖生態科技城是錫山提升城市創新發展能級、引領無錫東向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戰略空間。其中核心區是宛山湖生態科技城建設的啟動空間,也是科技城創新要素集聚、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對于高水平引領與帶動科技城的建設至關重要。自2021年9月發布國際方案征集公告后,活動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設計公司參與,經過前期準備及公開招投標,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局內建筑設計(聯合體)、楷亞銳衡有限公司(CRTKL)三家公司入圍。
圖片
周文棟認真聽取方案介紹,要求認真梳理吸收專家評審意見,全面深化提升規劃方案。他指出,此次呈現的3個方案有許多設計亮點,希望專家們立足宛山湖生態科技城的地域和文化特征,進一步挖潛內涵特色,在科技設施的布設、引湖入城、用地平衡、交通體系等方面進一步研究、驗證、完善,為科技城核心區的城市設計出謀劃策。圍繞“面向長三角、面向未來的國際一流生態科技城”的定位,要通過方案的征集吸納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加快宛山湖生態科技城建設,努力打造滬寧產業創新帶和太湖灣科創帶創新策源新支點、長三角現代產業新高地、全國未來城市新樣板。
圖片
本次方案征集活動工作范圍
包括三個層次,分別為
協調范圍
錫東未來城——92平方公里
生態科技城——45平方公里
核心區詳細設計范圍
2.5平方公里
智慧島深化設計范圍
約65公頃
圖片
經過近3個月的努力,三家單位突出綠色低碳理念,呈現了具有國際化視野、亮點鮮明的優秀設計方案,為宛山湖核心區貢獻創意與智慧。
圖片
方案一
SchemeⅠ圖片
圖片
楷亞銳衡有限公司(CRTKL)基于戰略區位、城湖生態格局、低碳產業基礎分析,提出“與宛山湖共生的有機生命體”的總體定位,從鼓勵生態對城市的滲透和雙軸交匯處打造核心輻射全區的理念出發,提出了“一心六島、彈性生長”的核心理念。此外,方案開展了低碳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交通市政、城市VI系統專項研究,探索了智慧城市架構與無人駕駛等未來場景。
圖片
方案二
SchemeⅡ圖片
圖片
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圍繞生態、科技、空間三個關鍵詞,明確“科技與人文相輔相成的科創服務核心、自然與人工和諧共奏的濱湖城市客廳、秩序與特色有機結合的未來示范街區”三大愿景。方案提出“生態湖-智匯河-生長軸-軌道鏈-復合島-活力園”的設計策略,在戰略規劃智慧河、智慧島的設計思路基礎上,通過數字城市設計方法開展氣候適應性分析,對空間布局進行優化調整。此外,方案開展了碳中和專題研究,并提出了實現碳中和的不同路徑。
圖片
方案三
SchemeⅢ圖片
圖片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局內建筑設計(聯合體)提出打造宛山湖生態科技城的科技功能中心與第一客廳,從人與科技的需求出發構筑未來城市。方案圍繞“共享、包容、獨特”三大關鍵詞,提出“環湖共享帶、萬象科技坊、科技園林鏈”三大設計策略;在低碳智慧示范方面,建構“SMART”五維度設計場景與科技城的低碳發展標準,并提出五大智慧場景;此外,方案重視開發實施指引,提出“十一街坊”的多元共建開發計劃。
圖片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評審會現場氣氛熱烈,先進的建筑設計理念在碰撞中綻放出火花。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原副院長、教授孫彤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孫娟,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總規劃師、教授級高級規劃師宋曉龍,北京清華同衡規劃院總工程師兼長三角分院院長、研究員級高級規劃師相秉軍,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總經理、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錢林波,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資深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韓繼紅,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副教授沈堯等7位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組邊聽邊問,對3個方案逐一進行嚴謹的綜合評審,并進行投票,為核心區城市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圖片
依照本次國際競賽評審規則,根據最終投票,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局內建筑設計(聯合體)的方案脫穎而出,成為國際競賽第一名獲勝團隊,該團隊將進一步深化方案,形成最終設計成果。
透過一個個頗具前瞻性的規劃錫東未來城的模樣正漸漸清晰起來讓我們共同期待~
https://mp.weixin.qq.com/s/kE_8hyDPRS9yctE8CIMd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