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是一座城市、一個區域精神氣質的外在表現。一句通俗簡潔、內涵豐富、具有感染力的文化定位表述語能夠讓人迅速記住并產生情感認同,精準體現所在城市自然、人文、歷史、產業特色,達到“一句話彰顯一座城”的社會效果。為充分展示成安縣的歷史文化積淀,彰顯城市魅力,特向全社會征集成安縣文化定位表述語。
一、征集主題
突出“全面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成安”這一指導思想,高度濃縮成安縣的人文歷史、地域氣質和豐沛的文化資源。圍繞忠勇好義的愛國傳統(紅色文化)、戰天斗地的斗爭精神(大禹文化)、崇節尚德的禮義傳統(禮義文化)、潔己從公的清廉風尚(廉政文化)、革故鼎新的變革精神(禪宗文化)和書香不絕的詩聯文脈(楹聯文化),集中體現成安縣人文歷史、城市特色,精準概括文化形象定位與城市精神。
二、征集要求
(一)應征作品主題。重點圍繞成安縣歷史文化,特別是紅色文化、禮儀文化和名人文化,突出深邃、厚重、樸拙的歷史感,同時融會我縣當代人文特點,展現未來發展趨勢,使其既富有歷史內涵,又具有時代氣息。
(二)文字表述要求。應征作品必須文字精煉、主題鮮明、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記憶、傳播和普及。附稿提供300字以內簡短創意說明或內涵解讀。
(三)參考資料。對成安縣城市定位,可參照提供的備選內容進行篩選(見附件),也可提出其它建議,并附內容詮釋和創意說明。
三、應征范圍
全國范圍內關心、支持成安發展的組織和個人均可參加方案策劃并投稿;參與本次征集活動組織、評選工作的人員,均不具有應征資格。
四、評選辦法
本次征集活動將組織有關方面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所有應征作品進行評審。評選出10個方案報縣委、政府,最后審定5個方案由社會大眾網上評選。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并在“走進成安”微信公眾號進行公示。
五、獎勵辦法
本次活動一等獎獎勵人民幣5000元,二等獎各獎勵人民幣3000元,三等獎各獎勵人民幣1000元。并頒發采用證書。
六、征集方式
(一)投稿方式。1.郵寄地址:成安縣人民政府綜合辦公樓地方志辦公室(請在信封上注明“征集方案”),郵編:056700。
2.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請遵照以下格式:征集公告+姓名+聯系電話)
3.聯系人:王斌。聯系電話:13722384101
(二)征集時間。本次征集活動截止時間為2022年5月1日,郵寄以當地郵戳為準。
(三)評選時間。評選結果預計于2022年6月底公布。
七、特別聲明
(一)應征作品須為原創作品,如涉及著作權、版權糾紛等法律問題,主辦方不承擔任何責任,一律由作者本人負責。
(二)主辦方除根據本征集方案的有關規定向獲獎者支付獎金外,不再向應征者支付其他任何報酬和費用。
(三)入圍作品的所有權歸主辦單位,有權根據需要對作品進行加工修改。
(四)主辦方以任何形式使用應征作品而產生的知識產權歸主辦方所有。
(五)本次征集所有投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
(六)本次活動不收任何費用。
(七)凡投稿人均被視為認可本聲明內容。
(八)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中共成安縣委辦公室。
基本情況。成安縣位于河北省南部,緊臨邯鄲市主城區,境域面積480平方公里,轄6鎮3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39個行政村,總人口46萬。成安始建于春秋,得名于北齊,有著2600多年的建縣史,承載“成就成功、安康平安”之意。禮學家戴德、戴圣出生在成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多次到成安視察調研。
歷史沿革。遠古之時,黃河從今縣域東部自南而北流過,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了人類的足跡。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和蚩尤曾在成安境內逐鹿爭雄,治水英雄大禹曾到這里疏浚治河。治水之后減少了洪水災害,漳河兩岸土質肥沃,成安一帶遂成為著名的農業種植區域。春秋時期,這里出現了全國最早的城邑之一乾侯。到了漢高祖劉邦時,在原乾侯地置斥丘縣,又封功臣唐歷為斥丘侯。斥丘縣歷經西漢、東漢、三國曹魏、晉、十六國。至北齊天保四年(553年),改置成安縣,為京城鄴都直轄縣。成安縣自此始置,綿延至今。
文化源流。成安縣文化薪火承襲不絕:人文初祖大禹治水衡漳、鑿河拓土,造就了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西漢大儒戴氏叔侄孤燈披閱、繩床瓦硯,涵養了崇文尚禮的人文風貌;北朝高僧慧可斷臂求法、鼎故革新,開創了宗教中國化的先河;北宋廉吏寇準德信治縣、造福鄉里,培植了清廉為民的道德規范;抗戰時期軍民同仇敵愾、共御外辱,傳承了忠勇愛國的紅色基因。禮義文化和紅色文化是諸多文脈中的耀眼明珠。儒家經典著作《禮記》的編者戴德、戴圣叔侄是成安縣(時為斥丘縣)北鄉義村人,他們編成《禮記》一書,使古代的禮儀制度得以流傳后世,對中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同時,成安人忠勇好義,滋養了豐厚的紅色文化基因。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寇大舉南侵,一路奪城掠地,兵臨成安城下。成安全民發動,誓死抵抗,一舉殲敵400余人;日寇瘋狂報復,調集重兵屠城屠村,5000余名無辜百姓慘遭殺害。解放后,成安人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邁入全國先進行列。特別是大面積棉花豐產方,棉株茁壯,棉桃累累,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先后視察,成為成安人民永久的記憶。
歷代名人。成安縣人杰地靈,歷代名人輩出。西漢有大小戴;北齊有馳騁疆場數十年的慕容儼;宋初有重臣王明、王廣淵、縣令寇準;明代有秉性正直、決不俯就權奸嚴嵩的冷于冰,成為著名古典長篇神話小說《綠野仙蹤》的主人公。近現代,成安又相繼涌現出寧都起義領導人之一、中央紅軍軍長李青云、著名國畫大師王雪濤、著名電影美術家秦威、著名音樂家王玉西、著名影視導演張紹林等全國知名大家。
碩果累累。近年來,成安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提出了成安發展的“1336”工作思路,明確了“全面建設富強文明美麗現代化成安”的發展目標,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先后榮獲中國金融生態縣、中國楹聯文化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全國首批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縣、國家園林縣城、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河北省第一屆文明縣城、全省民營經濟先進縣、全省2021年特色產業示范經濟開發區、全省綠色園區、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矛盾糾紛防范化解”示范縣、省雙擁模范縣等榮譽稱號。
當代風采。2021年以來,成安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持“1336”工作思路,堅持以“抓發展、惠民生、守底線”為主線,堅持以“強紀律、轉作風、提效能”為保障,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2021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89億元,增長6.8%;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1.9億元,增長19.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97億元,增長12.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2.19億元,增長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9.65億元,增長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4.27億元,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37元,增長1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41元,增長7.6%,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