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回顧|大學路西門戶地標創意設計大賽
發布時間:2024-12-17
閱讀量:1646次
歡迎優秀設計作品投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優秀項目將被納入文章和視頻宣傳計劃和城市設計考察路線
虬江,默默的小河。
淞滬鐵路,記憶中的淡淡印痕。
這是大學路西端一個模糊的開始。它迥異于東端,那正擺著周末市集,全職高手的聯名活動吸引了精心打扮特意趕來的書粉,也吸引了好奇觀望的路人。地上是跳躍的黃色時間軸,2017,2018,2019……一個年輕的動畫把它的成長疊印在20歲的大學路上,它們都還很年輕。
一次小小的設計競賽能做些什么?
瑞安創智天地、楊浦科創集團、上海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聯合發起大學路西門戶地標創意大賽。這次競賽從一份問卷開啟,逐漸演變成了一場以“設計”為媒介的實驗。
大學路,作為創智天地的核心區域,也是楊浦園區、校區、社區“三區聯動”創新發展的縮影。二十年前,大學路的混合功能用地開發和多元人群融合曾被視為城市設計領域的創新嘗試,它夢想長成一片繁茂的知識雨林。
西門戶意味著什么?
對于短短幾百米的大學路來說,“門戶”似乎是一個過于宏大的概念。但當我們面對大學路東西兩端的強烈反差時,它似乎又變得非常關鍵。在8月“我們的大學路”愿景征集問卷中,我們讀到一些誠摯的答案:要“文化回歸”、要“自由交流”、要“無限可能的想象力”,而不一定需要“任何具象化的實體”。在最終入圍的9個參賽方案中,我們更是讀到一些深切的擔憂:“與其打造一個靚麗的西門戶,使原本割裂的東西向關系進一步對立與緊張,更應該做的,也許是讓門戶最終消失……”
一切都超乎預料的精彩,在我們眼前是一個旋轉的萬花筒,每一個方案都很有光。
就像第一個匯報方案里那架紙飛機。設計師說:“我們用它來回想自己在楊浦生活的9年時間,有點像給自己的青春做了一個總結,甚至有一點點告別的感覺。”設計的松弛、好玩就在那只粉色的紙飛機機翼上閃耀,雖然它倒置了。
還有三位全黑裝束的年輕建筑師。不想嘲笑黑色烏鴉般的建筑師工服,因為在他們認真又亢奮的臉上,我們似乎看到每個孩子都不想告別童年用積木搭建的城堡,設計師是一個多么棒的角色!
還有一位表情略顯凝重的景觀師。在他的方案中,西門戶成為街道的縫合線,也是整個街區的延伸。他通過改變交通走向,讓創院前廣場與街中心的三角地連接為半島,人們可以在這塊新生長的“陸地”上縱覽大學路東西。它無需宣誓一個具象的地標,但已然成為全新的開啟,這令人想起Sn?hetta在紐約時代廣場的街道改造。
從創意的盛宴走向冷冷的排序,任何競賽都需要結果。這是乏味卻無法回避的環節,尤其當評委們的看法反差如此之大時。大學路西門戶設計背后是對城市功能和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它的意義不僅在于圖紙上美妙的未來圖景,更在于能精準鎖定關鍵問題,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通過輕量化的介入,用“小資金”和“小行動”推動結構性變化。后者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開始投票,第一輪、第二輪,數字游戲喊停,評委會主席伍江老師宣布結果。戲劇的氛圍在會場彌漫開來,喜極相擁或深深的失落。在遠比氣溫寒冷百倍的設計市場,最渺小的“勝利”也許會幫助一個小小團隊堅持著走下去,而這一點點微光是每一個團隊都渴望得到的。
感謝所有報名參賽的團隊,無論是前九名,還是未能入圍的二十余家。盡管競賽的獎金極為瘠薄,但卻吸引了眾多優秀設計團隊的關注與參與,尤其是住在這里、把工作室開在這里或者日日夜夜徜徉在這里的在地設計師們。
大學路下一個20年會怎樣?一切剛剛啟幕,讓我們共同想象。
獲獎作品
Winning Design
原文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BmLUJSYG7dQKyY3u2RXF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