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120周年校慶,進一步挖掘和傳承校園文化內涵,中國農業大學“設計+”工作室特舉辦此次文創設計競賽,旨在通過全體師生、校友、社會人士等人員的創意與努力,用設計的方式記錄和展現校園文化,為校慶注入青春活力,打造具有時代感和傳播力的文化符號。
Part.
02
大賽口號和宗旨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中國農業大學120周年校慶文創設計競賽以“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為主題,匯聚全校師生、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創意智慧,通過設計一系列富有創意、蘊含農大精神的文創產品,展現農大的歷史傳承與文化特色,激發廣大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以“百廿風華錄”濃縮120年厚重歷史時期的輝煌成就與精神傳承,“農大設計說”強調通過創新設計語言講述農大故事,傳遞科技興農、育才報國的使命擔當。
Part.
03
組織機構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120周年校慶,進一步挖掘和傳承校園文化內涵,中國農業大學“設計+”工作室特舉辦此次文創設計競賽,旨在通過全體師生、校友、社會人士等人員的創意與努力,用設計的方式記錄和展現校園文化,為校慶注入青春活力,打造具有時代感和傳播力的文化符號。
Part.
04
大賽要求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1.參賽作品應緊扣校慶主題,體現中國農業大學的特色元素,如校徽、校訓、校園建筑、校園風景、特色學科等,或以校園文化內容作為核心元素,與不同場景結合進行文創設計。
2.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具、飾品、服飾、家居用品、紀念品等文創產品。(如校園畢業季紀念品、校友會禮品、社團周邊、宿舍家居等日常用品)
3.設計方案應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可生產性,同時注重審美價值和文化內涵。
4.提交的作品應包括設計效果圖、設計說明(包括設計理念、使用材料、尺寸規格等)。
5.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Part.
05
作品征集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大賽面向“中國農業大學120周年校慶”為主題,作品的征集方向如下:
?
文創產品
以文創產品設計為主,包括平面及三維立體文創設計,積極鼓勵實物作品和創業團隊參賽,征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與征集主題對應的校園文創產品、校園禮品等面向市場的作品。
?
數字文創
數字類文創作品投稿形式包括不限于:平面視覺傳達設計、數字插畫、數字互動藝術、3D創意模型場景/動效、電子票證、數字徽章等作品形式,并積極鼓勵面向未來發展的各種數字人、虛擬偶像設計、元宇宙的數字設計,以及AIGC(生成限定內容方向為中國農業大學120周年主題內容)創新設計作品參賽。
Part.
06
征集對象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在校師生、校友、校企合作企業及校園文創產品的開發企業或者個人參賽。
Part.
07
獎項設置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一等獎[2]名,榮譽證書及價值800元的獎品。
二等獎[3]名,榮譽證書及價值500元的獎品。
三等獎[5]名,榮譽證書及價值300元的獎品。
優秀獎若干名,頒發榮譽證書。
Part.
08
大賽評審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大賽面向“中國農業大學120周年校慶”為主題,作品的征集方向如下:
?
評審機制
大賽將根據不同的作品類型,在基本評審標準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對評審標準進行調整。
?
評審標準
(1)文化性:符合大賽主題和要求,充分體現校園文化特色,作品能夠融入相應的文化內涵;
(2)美觀性:參賽作品兼具外觀與造型美觀,藝術特色鮮明,兼具特色文化元素與現代時尚;
(3)創意性:參賽作品具有創新價值,鮮明的創新理念,以及具有一定高度的正向文化價值立意;
(4)實用性:參賽作品既要有藝術表達和文化,更要符合文創市場的需求,兼具實用功能和藝術表現;
(5)市場性:參賽作品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市場的定位,從藝術和設計的角度滿足當前文創市場的需求。
Part.
09
賽程賽制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
大賽賽制
大賽分為征集、評審、公示及展示四個階段。所有征集報名作品,經過大賽組委會審核后,進入評審階段,并評選出獲獎作品,經過公示后,將通過頒獎典禮為獲獎選手頒發證書。
?
賽程安排
大賽啟動:2025年3月17日(公告發布)
征集階段:2025年3月17日—5月10日
評選階段:2025年5月
掛網公示:2025年5月17日—5月21日
頒獎典禮時間及地點:(擇期選址舉行)
Part.
10
大賽評審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
文創產品
提交作品均以電子稿形式。包含設計圖、設計圖源文件、校園文創產品設計競賽報名表(附件1)、原創性承諾書(附件2)。
(1)設計圖:尺寸為A4(210mmx297mm);圖片/照片分辨率為300dpi,單張照片不超過5M;格式為JPEG。同一參賽作品可提交多張設計圖,如整體效果圖、關鍵細節圖、外觀尺寸圖和三視圖等,不超過4張。設計圖紙不可出現參賽者個人信息。
(2)設計圖源文件:PSD、AI、OBJ、STP等格式。
(3)作品說明:參賽作品需要包含文字說明,包括但不限于作品名稱、設計理念、參考元素、創意說明、材質說明、尺寸規格等,總字數不超過500字。
(4)校園文創產品設計競賽報名表。
(5)原創性承諾書。
請各參賽者將上述報名材料打包,郵件主題與壓縮包命名方式均為“文創產品+作品名稱+作者姓名+聯系方式”,在2025年5月10日晚24:00前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不符合命名規范的文件視為無效。
?
數字文創
提交作品均以電子稿形式。包含設計圖(視頻)、校慶文創設計競賽報名表(附件1)、原創性承諾書(附件2)
設計稿統一以毫米(mm)為計量單位注明比例和尺寸。每件作品需提交不少于4張作品的電子文檔,要能體現作品的整體、局部、不同視角、尺寸等效果。電子文檔要求:A4或A3幅面,300dpi,RGB模式,存儲格式為JPEG,動畫及動效類發送相關視頻。
(1)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工具創作的作品參賽時,必須如實披露其為AIGC作品的創作來源,不能僅以完全原創的個人作品名義參與比賽,需明確說明使用了人工智能生成工具輔助創作。具體要求包括在作品說明中詳細注明使用的人工智能生成工具名稱、具體的提示詞內容等信息,以充分說明作品的創作背景。
(2)報送AIGC作品時,需要提供完整詳盡的作品生成要求提示詞,而不僅是對生成要求的簡單概括性描述。提示詞應覆蓋語料描述的全部細節,以令評委可以根據該提示詞重復創作出同樣的AIGC作品。
(3)需要提供生成時間清晰可辨的作品截圖,對生成時間進行準確標注,以證明作品是參賽者使用AIGC工具生成的。截圖需要展示參賽賬號信息。
(4)如果AIGC作品入圍或者獲獎,參賽者需保留該作品的生成工具賬號等相關生成記錄,以供評委會核查,確認作品的生成時間和創作過程。
(5)參賽者需承諾其提供的AIGC作品生成時間在比賽開始前,沒有違反工具平臺的商業服務協議。
(6)比賽組委會有權對入圍和獲獎的AIGC作品進行鑒定,若發現造假或違規行為,將取消其資格并追究相關責任。
請各參賽者將上述報名材料打包,郵件主題與壓縮包命名方式均為“數字文創+作品名稱+作者姓名+聯系方式”,在2025年5月10日晚24:00前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符合命名規范的文件視為無效。
Part.
11
大賽聲明
“百廿風華錄·農大設計說”
1.本屆大賽不收取任何報名參賽費用。
2.大賽有權展示所有參賽作品,并獲得這些作品的展示權。
3.所有參賽選手必須擁有自主版權(AIGC除外),并合法使用圖片資料等素材,同時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主辦方只負責考察作品本身的質量,與作品內容相關的版權問題由參賽者本人負責;若作品涉嫌抄襲或侵犯知識產權,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5.若獲獎作品存在違規行為,主辦方將收回已頒發的證書并公開通知。若給第三方造成損失,參賽選手需自行承擔法律責任。
6.參賽者需確保提交的作品信息真實有效,因信息錯誤導致的后果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7.參賽作品的知識產權歸“設計+”工作室所有,本次競賽的最終解釋權歸“設計+”工作室所有。
8.聯系方式:
中國農業大學“設計+”工作室
聯系人:
咨詢郵箱:18932612090@163.com
大賽微信公眾號:設計加STUDIO
來自工學院的邀請
如果您想要第一時間了解工學院動態
搶先一步get重要通知
希望看到精心編輯的專題內容
請將我們“設為星標”
一切盡在“手心里的工學院”
https://mp.weixin.qq.com/s/aOWcgJo45X0JRXvivkli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