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精神,落實文化和旅游部“科技賦能文旅”專項行動部署,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激發全校師生的創新潛能,在實踐中深刻把握“北疆文化”內涵,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經研究,決定舉辦“國潮北疆·創意綻放”內蒙古師范大學首屆“AI+文旅”創意設計大賽,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大賽目的
大賽緊密圍繞“學科交叉融合”“學生全面成長”兩大核心,聚焦AI技術在文旅場景中的創新應用,旨在充分發揮高校智力優勢,有針對性挖掘一批具有行業引領性的解決方案,鼓勵青年學生運用創新思維和新型技術打造具有北疆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創產品,培育“AI+文旅”復合型人才,助力構建數字文旅新生態。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的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組織機構本次比賽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共分為小學組和初中組兩個組別。小學組為1-6年級學生,初中組為7-9年級學生。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年級進行選擇主辦單位:共青團內蒙古師范大學委員會承辦單位:旅游學院內蒙古自治區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協辦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教務處內蒙古師范大學招生就業處內蒙古師范大學科研處
參賽對象與方式
參賽對象:內蒙古師范大學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參賽形式:個人或團隊(3-5人)形式參賽,鼓勵跨學院、跨專業組隊參賽。指導教師:每個參賽作品指導教師1-2名。
賽道設置
文創產品設計賽道
1.實體文創產品設計(工藝品、紀念品、文具等)2.服飾設計(具有傳統民族特色的服飾)
數字文創設計賽道
1.數字藝術作品(數字插畫、動畫等)
2.互動體驗設計(AR/VR/MR應用)
3.AI生成設計(使用AI技術創作的北疆文化作品)
文旅融合創新賽道
1.旅游線路創新設計
2.景區體驗提升方案
3.文旅IP開發與應用
參賽要求
作品主題
投稿作品須緊緊圍繞所選主題內涵與其相關元素進行創作,作品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立意新穎、主題鮮明、內容健康,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
創作主題
作品需圍繞內蒙古文化旅游資源,結合AI技術或數字化手段,設計具有創新性、文化性和實用性的旅游文創產品,體現人工智能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新應用、新方法、新理念。作品需兼具技術先進性與落地潛力,可提交技術原型、設計方案或商業策劃書。
提交材料
1.項目申報書(包含設計背景與目的、技術方案、應用場景描述與落地可行性)、演示PPT、5分鐘講解視頻(可選代碼/原型展示);2.作品說明書,包含設計理念、創作過程、特色亮點等(2000字以內);3.作品展示,根據賽道不同,提交相應的設計圖、實物照片、視頻演示或數字文件;4.商業價值分析,簡要分析作品的市場潛力和商業模式;5.原創聲明:投稿作品均須為本人原創,作者須保證擁有完整的著作權,凡涉及的相關法律責任,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名譽權、著作權等,由作者本人承擔。一經發現參賽者有抄襲、盜用、作弊等不法手段,作品涉及版權糾紛,大賽組委會有權對作品進行刪除、取消作者參賽資格并追回獎勵,所產生的一切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行負責。
大賽安排
報名階段(2025年4月11日-2025年4月20日):提交報名表(附件1)至大賽郵箱[email protected]。作品創作與提交階段(2025年4月21日-2025年5月10日):
以學院為單位提交作品和匯總表(附件2),有實物原型可聯系組委會提交實物作品。
初賽評審(2025年5月11日-2025年5月15日):
初賽通過線上形式,對提交的參賽作品進行初評,評選出45件作品進入決賽(每個賽道15個作品)。進入決賽結果將在“內師青春匯”微信公眾號公布。
決賽暨頒獎典禮(2025年5月21日-2025年5月30日):
決賽采用線下評審方式進行。進入決賽的團隊或個人進行現場答辯,展示作品的設計思路、創新點和應用前景。評審委員會根據現場表現和作品質量進行綜合評審,每個賽道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和優秀獎若干名。
評審標準
文化性(30%)體現內蒙古文化特色,特別是北疆文化的獨特魅力。創新性(30%)設計新穎,結合AI技術或數字化手段。實用性(20%)具備市場轉化潛力。設計美感(20%)設計美觀,符合現代審美趨勢。
獎項設置
主辦單位將邀請校內外人工智能、文旅領域專家,文旅(創)企業技術高管與行業代表等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并對所提交的作品進行專業評審,并根據作品得分情況由高至低排序,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若干名。并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為優秀獎頒發榮譽證書和紀念品。
相關事項聲明
1.自作品征集截止日起,投稿作品作者授予主辦方發表、復制、展覽、匯編、媒體報道、出版、網絡推廣及適當二次創作(不改變核心創意,用于大賽宣傳推廣)的權利。作品著作權歸作者,主辦方使用時尊重其署名權。超出授權范圍使用,將與作者另行協商并獲書面同意。
2.投稿作品既可以是實物作品,也可以是設計方案;既可以是單件,也可以是系列作品。投稿作品如為實物,請將實物產品拍照(不同角度彩色圖片、JPEG格式)后,以組圖形式進行投稿,格式統一以A1豎式幅面(594毫米×840毫米)編排,提交電子文件投稿。
3.參賽作品可以個人或團隊名義進行申報參賽。參賽者須按要求真實完整的填寫報名信息,信息錯填或漏填導致申報不成功或無法聯絡的,責任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4.所有投稿作品原則上不予退還,請作者務必保留源文件,自行提前備份。
5.優秀作品將有機會獲得學校的創新創業項目支持或企業的投資合作機會。
6.凡提交作品作者,均視為已確認并遵守活動通知的各項規定。主辦單位保留以上全部條款的最終解釋權。
7.參賽作品的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登記、商業化開發使用等具體事宜可另行與相關方簽訂協議。
8.本規程最終解釋權歸大會組委會所有,未盡事宜,詳見后續通知。
聯系人:
特此通知
https://mp.weixin.qq.com/s/8KzkrBWXxU6-uBmDUhr_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