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為何香餑成棄子?
未然時尚未然成風
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此次共撤銷了一批高校的367個專業,其中被裁撤最多的專業就是服裝與設計專業,共涉及16所高校。
或許是時代的必然,這一決定,預示著我國的服裝設計未來就業趨勢以及眼下正面臨的巨大變動。
高校撤銷專業的原因有很多,無非是招生困難、就業前景較差、和其他專業定位重合等等。那么曾經的留學香餑餑——服裝設計專業經歷了什么呢?為什么在國內漸漸走不下去了?
此次被裁撤最多的專業就是服裝與設計專業,而其中影響最深的是女裝設計,記者注意到有4所擁有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的學校主動撤銷了原本開設的服設專業。
據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國內整個制造業的產業轉型問題外,更嚴重的應該是中國服裝設計教育所處的尷尬境地。除了國內幾所服裝設計專業的頭部院校正在與國際接軌外,大部分開設服裝設計專業的院校在教學質量上存在著不同程度令人堪憂的問題:如教學范疇過度聚焦于女裝設計;教學內容過于泛泛,而不精專;相比設計,老師更懂服裝工藝;相比時尚,教學氛圍更偏傳統;相比育人,更像完成教學任務。
總的來說,在以專業為導向的新評價體系下,高校將會越來越專業化,985、211工程院校未來藝術類招生規模不太會再有大幅度的增長,更多的新增優質資源將會向30+18獨立藝術院校傾斜,
除了撤銷專業外,新增的專業情況也值得關注。
50所高校新增5個以上專業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實行備案或審批制度。備案或審批工作每年集中進行一次。高校設置尚未列入《專業目錄》的新專業,經過規定程序報教育部審批,方可進行招生。
從2019年普通高校新增備案和審批本科專業統計結果來看,共有50所高校新增5個以上專業。福建技術師范學院新增數量最多,共新增25個備案本科專業。深圳技術大學共新增12個專業,僅次于福建技術師范學院。
新增審批專業中,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和網絡空間安全分別有30所和19所高校新增,超過其他專業,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中醫骨傷科學等專業業較為火爆,新增高校較多。
首先一點就是國內整個制造業的產業轉型問題,“中國制造”一直在努力轉型“中國智造”,加之土地成本飄升,工資大幅上漲,勞動力成本過高,為求生存,大量的國內外服裝工廠遷至東南亞等勞動力更廉價的國家,從而國內對原本格外旺盛的服裝設計人才需求大幅減少。
需求減少,從而造成了許多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面臨失業的風險,久而久之,許多同學在報考這個專業時會比較謹慎,因為一旦報考,以后該如何生存?
當然,這還不是最值得堪憂的,那些985,211大學的服裝設計專業依然是紅紅火火,除國內幾所服裝設計專業的頭部院校正在與國際接軌外,大部分開設服裝設計專業的院校在教學質量上存在著不同程度令人堪憂的問題:
教學范疇過度聚焦于女裝設計教學內容過于泛泛,而不精專相比設計,老師更懂服裝工藝相比時尚,教學氛圍更偏傳統相比育人,更像完成教學任務。
種種原因導致,服裝設計專業逐步走上陌路,最后結果:剩者為王!學校辦好一個專業不容易。一擁而上,又不得不縮減;過去是這樣,現在還這樣。教育部也應統一規劃專業,不要一窩風上,害人害己。
本來現在應該是很多院校學生實習找工作的時候!但都無奈的延后了不知道對大家來說是感到慶幸還是不行呢?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服裝設計,學服裝設計有前途嗎?學服裝設計就業前景怎么樣?
很多人覺得服裝設計專業是:T臺上的獨家秀場,聚光燈下的獨家專訪、名利場里的觥籌交錯,時尚雜志的頭版封面等等,的的確確是很風光,但那不是服裝行業原本的樣子。服裝本身是一門生意,賣場里、縫制車間里才是它面向大多數大眾的真實面貌。原諒我,將高高在上的時尚業說的這么嘎巴接地氣兒沒錯,服裝也是一門藝術,但終究還是一門實用藝術。
近年來,服裝行業在國內的發展看似很繁榮,總產值在2018年就超過了兩萬億。但是很多服裝專業的同學貌似畢業就轉行了,真的是這樣嗎?
服裝設計專業曾幾何時作為近些年來藝術生出國留學的熱門專業被人們所熱捧,然而近年來,這個專業卻逐漸在中國走上了倒退的路線?
經過調查一些有趣的發現
☆大部分服裝設計師還是享受目前的工作,但即使如此,也依然不會推薦其他人從事服裝設計工作。
☆隨著設計師從業年限及年齡的增加,她們對于職業的熱情迅速消退。并且從業多年的設計師的熱情遠低于新入行的設計師,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服裝設計師行業的艱辛。
☆市場參與度很高的設計師對未來更迷茫、沒有信心。而初入行的設計師(1到3年)對于國內出現頂級設計師的預期更樂觀。
☆在從業1-3年的設計師中,女性設計師數量遠多于男性設計師。女性設計師相對于男性設計師更不穩定,其在從業1-3年后更可能轉行從事其他行業。
每逢6月,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學生走入社會,在這個繁華的社會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應該如何選擇呢?面臨社會的壓力和打磨又應該怎樣堅持下去?
趁此次機會讓我們來聊一下服裝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應該如何選擇工作的問題。
不同于其他設計專業
服裝設計專業的就業前景
尤其看重背景
所以,擁有一個好的專業背景
是服裝設計生涯的第一塊敲門磚!
教育資源問題
而在1999年以后,越來越多高校都增開了服裝設計相關專業。
根據教育部的數據,截至2018年全國開設服裝設計專業的大學達到了272所,開設服裝工程專業的大學在120所左右。
除此之外,許多后來增設服裝設計專業的大學其實并不具備優質的教學資源。
除了國內幾所服裝設計專業的頭部院校正在與國際接軌外,大部分開設服裝設計專業的院校在教學質量上存在著不同程度令人堪憂的問題:教學范疇過度聚焦于女裝設計教學內容過于泛泛,而不精專相比設計,老師更懂服裝工藝相比時尚,教學氛圍更偏傳統相比育人,更像完成教學任務。
不少大學原本并沒有紡織和美術學科背景,因此新上馬的服裝設計專業不屬于優勢學科,它在學院的整體發展策略中很可能不會占據核心地位,這意味著服裝設計專業在辦學時不夠受重視,得不到院校領導的重視。而撤銷服裝專業,是對資源的更好利用,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服裝設計專業
就業都去哪兒?
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一般會到各類服裝品牌公司、服裝行業協會等企事業單位、服裝零售業、服裝高職和中專院校、服裝媒體及網站等??蓮氖路b產品技術開發、服裝企業經營管理、服裝設計、服裝品牌和產品策劃、服裝營銷與貿易、服裝教育及相關工作。
更加明確的說,該專業畢業后可以做為一名服裝設計師助理,一般會在一些商業品牌或者獨立的設計師品牌團隊進行工作歷練,比如配合設計師進行流行資訊,面、輔料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配合設計師完成相應的工作。服裝設計師助理也是在成為一名設計師之前所要經歷的過程。
或者成為一名時尚買手。為品牌采買合適的設計或直接采買合適的商品成品,然后放到企業銷售渠道中進行銷售。買手掌控著整個時尚產業鏈,除了是設計師、品牌營銷師外,還是商人,就業方向十分廣泛,需要從業者有管理時尚的頭腦。
5.從興趣愛好中尋求服裝設計靈感
設計師的個人愛好往往是服裝設計靈感的主要來源之一。例如喜歡集郵,服裝設計時就會講述有關郵票的故事;喜歡某一種色彩,作品中就充滿了該色彩的傾向。
或者成為一名服裝搭配師,在國內還是一種新興職業,在時尚圈非常受歡迎,也是時尚圈新崛起的高薪職業。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服裝搭配師的人才缺口巨大,需求主要集中在品牌服裝實體店、電商服裝主流平臺、廣告公司、時尚雜志、時尚APP等。
當然,還可從事時尚編輯、時尚管理、講師等與時尚行業相關的工作。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378939562_55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