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興趣的是作為工業藝術的設計,不僅是限量版,而且是大規模生產。
——Michael Young
邁克爾?楊
Michael Young
一個享譽國際的英國設計師
1966年出生于英格蘭
東北部的一個工業城市桑德蘭
1992年畢業于金斯頓大學
次年創立Michael Young工作室
2006年將工作室開到了中國香港
時至今日,MYS工作室已經被公認是
亞洲最令人興奮、最強大的設計公司之一
而他被公認為是對中國設計最有發言權的歐洲設計師
與邁克爾楊的首次接觸
是在19年的一次活動上
當時便約定好了此篇專訪
這次我們一起聊了聊
他在設計方面的一些想法
以及他是如何看待
中國的市場和對中國企業的建議
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是我最后的選擇
因為閱讀障礙癥(未被正式診斷)的緣故,從小所有考試表現得都很差,經常不及格,因此我想通過學術途徑獲得光明前途的機會十分渺茫...
非常幸運的是我在繪畫方面具有不錯的天賦,并且富有想象力,喜歡藝術、音樂和時尚。不過可惜的是即使我很有創造力,我的英語和數學考試成績也不足以使我被學校哪怕是藝術學校錄取,所以我在當時無事可做,便會胡思亂想.....于是我用了幾年時間,利用點、形狀和顏色建立了屬于自己的世界。
設計曾被認為是最低等的藝術形式
即使現在設計行業的發展很不錯,但在80年代后期設計行業并沒有現在這么大的規模,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最低等的藝術形式。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不停的在畫自己的東西,直到最后終于被一位熱心的藝術學校教授看到了我的畫,出于同情心他讓我進入了設計學校,從此便踏上了設計之路——當然,這很大一方面也是運氣促成的…
1992年大學畢業后,當時的我確再一次面臨沒有什么機會向我敞開大門的時刻,因此我開始自己做設計、焊接和制作東西,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機會。至此才奠定了自己的風格,打開了屬于自己的市場。
創造有意義的產品
老工:作為設計師而言,您現在可以說是非常成功,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促進您繼續向上的力量是什么呢?
Michael Young:設計中常常缺少的是文化和科學的連接、思考者與企業的連接、制造與市場的連接。我們工作室現在就在不斷演化設計讓這些連接成為可能,讓我們可以去創造更加有意義的產品,這是我目前最大的興趣。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年輕沙發”和“安樂椅”
設計不只是為了生存
設計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通過可實現的方式對世界有所回報。我從來沒有質疑過我有這樣的能力,但是這同時不意味著可以輕易就能夠達到。
現如今,新的設計技術方法使年輕人沾沾自喜。這不是他們的錯,是時代造就的。我父親出生二戰期間,而現在的年輕人出生于外賣和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直面全新的挑戰。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空表”
設計界的變革已經迫在眉睫
科技界的“大哥大”蘋果已經成為大灣區95%新生代產品設計風格的風向標。而我的使命是要顛覆這一點,就像我在90年代在全球范圍所做的那樣。這次面對的是一個更大的需要挑戰和解決的問題——我們被迫進行變革,并以此來激勵自己并得以發展。就好像朋克和Protagonist對音樂行業所造成的沖擊一樣,變革是必需的。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CIGA
思考如何創新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老工:沒有靈感的時候,會做些什么進行突破?
Michael Young:如果我退休了,我會呆在沙灘上堆沙堡,并不斷尋找新的方式來堆沙堡,這是像我DNA的一部分。問題在于如何讓創造具有現實意義。設計界需要超越僅僅將概念轉化為不同材料的具象形狀的范疇。人類每天都習慣并理所當然地使用技術和技術產品,設計需要考慮和應對超出形態和審美的需求。在當下,大灣區是培育這些思考和實踐的絕佳地點,就好像我剛起步時的倫敦一樣。從達爾文主義到特斯拉……接下來呢?我非常期待。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LessThanve
沒有一夜之間的變革,走好每一步
老工:您從事設計領域多年,產品設計、時裝設計、室內設計等等您都有涉及,您認為各個設計領域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
Michael Young:設計就像是一個相互激發靈感的大“超市”。每件事都會啟發周遭一切。沒有一夜之間的變革,只有“積跬步”,設計的各個領域像蜜蜂交叉授粉一樣互相啟發和進化。在此之前你必須明確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確保自己和工作室可以生存。在此之后當改變來臨時,總有涌現一批人出來互相扶持、推動變化、創造出新的合作關系。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MOKE
設計可不僅僅只是錦上添花
老工:當拿到一個項目的時候,您通常是如何開始做設計的?您最看重的又是什么方面?
Michael Young:我們的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點實際在于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然后確保我們的前期研究能夠幫助客戶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設計要求。
我們希望與具有市場號召力,但同時希望用前瞻性的設計引領市場的客戶合作。這需要大量的不受實際限制的聯想與研究,才能創建愿景。設計師可以自由創造形狀,但是對設計的內涵和潛在需求的理解不應該認為它僅僅是錦上添花,而是設計的核心。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海爾-iCASE系列
老工:為什么選擇來香港成立工作室?在工作室發展期間您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怎么解決的呢?
Michael Young:香港是我進入中國的第一個“家”。我在香港結交了不少朋友,它是我貼近了解中國的一個很好的大本營。現在我們在深圳也開設了分公司和辦公室,因此,現在的香港更多的是與國際客戶交流的窗口與我個人生活的所在地,中國已經成為我們的工作重心。
最大的困難實際上是讓中國各行業的企業理解與我合作的方式。他們有時很難理解我與工作室所能夠提供的前瞻性設計與獨特價值。但經過10年的努力,工作室在越來越多的團隊成員的幫助與設計圈朋友的支持下,開始和更多的國內行業、產業進行互動。希望這樣的開始能奠定以后更長遠的合作機會并促成更多的變化。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The Cabin
老工:您的工作室和全球許多國家與地區都有合作,您認為中國企業與其他國家與地區的企業有什么共同點與不同呢?中國企業現在最需要加強的部分是哪一方面呢?
Michael Young:我們所合作的國際品牌,很多是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當地手工藝特色的家族企業,非常具有當地特色……像是森林地區周圍的家具企業,港口周圍的船運公司。
而對中國企業來說,當下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將自己的獨特之處加以辨識并傳達給市場與消費者,而不是簡單的使用蘋果的設計風格作為唯一的外形語言,如何在快速迭代的市場中將文化和激情融合在一起,從而為設計創造出價值,甚至如何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如何嵌入類似于觸感的人性化元素,使產品不僅滿足購買者的功能需要,而能進一步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KEF-LSX
獎項只是少數公司獲取利益的手段
老工:您設計過很多產品,斬獲無數個國際大獎,您在設計最初有沒有考慮過它們會這么成功呢?
Michael Young:我從來沒有為了獲獎而設計,我并不信任它們。大多數獎項都是由少數公司建立,而他們的目的只是盡可能多地從更多的公司那里賺錢,讓它們在全球舞臺上顯得很重要而已。
我希望設計行業能夠出現更多有責任感的獎項,能考慮到“嘉獎”一詞的真正含義,而不僅僅是付獎金。在中國有很多公司跟我說,“我們不需要您來設計產品,但希望您能幫助我們獲得大獎”……獎項在營銷意義上有短期價值,但長遠來看,它們必須具有基于新規則的真實價值。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MY collection
邁克爾楊設計作品:vape device
老工:有人說您是對“中國設計”最具發言權的歐洲設計師,您對這個稱號怎么看待?您認為的“中國設計”又是什么樣的呢?您對中國工業設計環境有什么印象?
Michael Young:在過去的14年中,我在中國交了很多朋友,無論我在任何一個城市參加論壇或是頒獎都會遇到熟人。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對中國設計更有發言權。
我只是設計界的一員,我們一起在這里努力、互相支持,分享知識和經驗。我們/我在這里盡己所能幫助設計界的年輕一代。比如說,我們工作室正在重新設計包括深圳和河北工業設計展覽在內的設計活動…今年下半年面世的這些展覽概念將具體闡釋我腦海中所構想的變革。大家敬請期待!
此次新冠疫情發生后,MYS工作室針對此次疫情作出了一系列概念產品設計,相關介紹在次條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