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主視覺再次邀請設計師廖小子操刀,以光線給人的直線感,眼耳口的相互述說與接收,來探索創作里所謂的「純粹」,構圖中也巧妙融入臺北電影節代表性的「蝴蝶」意象,玩出全然不同的表現。
《Shopping Design》采訪了設計師廖小子,聽他聊聊主視覺和乖張叛逆標準字的設計發想過程。
2020臺北電影節主視覺公布,設計上以光線給人的直線感,眼耳口的相互述說與接收,來探索創作里所謂的「純粹」。
以「光線」詮釋「純粹」,一種直來直往的態度
「其實今年我自己有點怕,怕自己招會用完。但覺得也許可以借著這次機會,嘗試一些新的東西。」小子提到,大約去年底與統哥(臺北電影節副總監王統生)聊概念時,當時大環境的氛圍,因為一連串的事件使得許多影人下意識做出選擇,或被迫做出選擇,本應純粹的創作,似乎無法直話直說。統哥提出,有沒有可能透過「純粹」這個概念,傳達一種敢于說出心里話,也敢于接收真誠資訊的態度。
以此為題,小子運用「光線」將純粹視覺化,「在大多數人的感受中,光線是直射的、線性的,就像直話直說的態度,同時我認為純粹不是黑白分明,應該有很多灰色地帶,就像看似直線的光,放大來看會發現它其實沒有絕對的黑白,而是模糊、不完美的。」小子認為,最純粹的人性其實是復雜的人性,當每個人所受的教育與資訊不同時,誠實地去呈現每個人的不同,那在零與一之間的灰色地帶,才是純粹。
自由不是單方面!抽象五官傳達溝通對話的可能
主視覺中另一個視覺化的概念,則是「自由地去述說」。小子認為,那不僅包含了說,也代表有人可以接受你說的,不是單一釋放的管道,而是包含了說、看、聽。「你想說,有人愿意聽,或者說了、聽了才有價值跟意義。」如同電影包含了不同感官的傳達與接收,他將五官結合光的直線條構圖,形成抽象效果,仿佛光線不斷從嘴巴放射、眼睛接收,從眼睛放射、耳朵接收,傳達自由述說想法和接收真實資訊的氛圍。
最終版本,以黑白灰呈現另一種純粹的狀態,如同在一片黑暗里放射的各種漸層光束,不斷從嘴巴放射、眼睛接收,從眼睛放射、耳朵接收,傳達自由述說想法,接收真實的氛圍。在一片黑暗里各種投射的光線,也如同臺灣電影、臺灣在各方面的處境。
設計是整理的功夫
采訪中,小子與我們分享發展過程中的幾個版本,令人意外的是,最初的主視覺原來是想做彩色的!「我們覺得光線是白色的,但里面其實包含了很多顏色,一開始我想把那樣的概念做出來。」
小子為今年的臺北電影節主視覺設計,最初的幾個版本。
后來意外發現,構圖時的黑白稿似乎更具力道,更能傳達純粹的概念。在同步發展了幾次彩色版與黑白版之后,這樣的感受越來越強烈。他跳出設計師的思維,回到一般人的角度思考,意識到,一般人其實不易聯想光線其實包含很多顏色;對影展主視覺來說,彩色也太理所當然,大家更不會往純粹的方向去想,反而黑白才能讓觀看者對畫面里的光線產生疑問與意義。
主視覺發展過程中的其他版本設計。
「設計是整理的功夫。」小子解釋,自己在發展設計時,一開始會加概念或想法,但越到后面他認為越重要的是如何把一個概念玩出不同面向,呈現出最多可能。那時,或許該做的反而是縮減要素。就像這次臺北電影節主視覺,最后他將各種元素減少到只剩下五官,從彩色變為黑白灰,單純以光線去完整構圖,調整出最能傳達主要概念——「純粹」的表現。
設計人才懂的漸層地獄
主視覺畫面里光線的漸層,是設計過程中花費最久時間的。每一道漸層光束,是由數條線拉出組合而成,而漸層要生動得有很多變化,包含顏色的定義,白色、灰色、黑色、半透明、漸弱、鋸齒狀等效果,都得先決定漸層怎么走,再一條、一條、一條去做跟調整。
小子最后花了差不多一個禮拜的時間,每天都在拉這些線。原本也考慮用噴的再掃描進電腦,不過由于試做時實在太喜歡那探照燈般的效果,于是硬著頭皮逐條線慢慢拉。重點,illustrator 這個功能很吃電腦資源,常常當機后重開所有剛剛拉的線都亂掉,得重來。最后交件時,也花了許多心思處理轉檔,好讓臺北電影節的美術同仁能順利開啟檔案,做出其他延伸運用。
標準字設計:來點乖張與叛逆吧!
順著主視覺的概念發展,今年的標準字也從「光線」發展而來。小子聊到,去年幫臺北電影節做的標準字,像是刀刻,有人說很像驚悚片的標準字,這讓他今年也想來挑戰非典型的電影字。最初順著主視覺抓出文字雛形,在視覺差不多定版之后才開始細修。
「我想讓它們更乖張一點、叛逆一點,把結構拉高,讓中宮縮一點,用光線的線性去整理比劃,也調整了一些字的結構。」最終完成了這個帥氣、同時帶著點流行音樂感的標準字,小子自己也十分喜歡。(調整中更動了其中幾個字的結構,不過放在一起時仍能辨識得出它們是什么字。)
今年的標準字設計依循主視覺概念發展。
去年臺北電影節同樣來自 廖小子操刀的,當時還受到了不少好評。以蝴蝶意象來設計,創造出華麗的電影節形象。
第21屆臺北電影節主視覺
對比這兩屆主視覺設計,你更喜歡那種風格?
來源:Shopping Design
https://www.sohu.com/a/395887144_64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