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創產品是將科學知識(Science Popularization)與創意文化產品(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相結合的產物,旨在通過趣味化、藝術化的形式傳播科學知識,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通過將科學“軟化”為生活化的創意產品,科普文創正在打破科學的刻板印象,成為連接科學與公眾的新橋梁。這類產品既具備教育價值,又符合大眾審美和消費需求,是科學與文化跨界融合的典型代表。科普文創需要平衡科學嚴謹性與娛樂性,避免過度商業化導致內容失真,同時,AI技術應用(如AI生成科普漫畫)、虛擬藏品(科普類NFT)、可持續材料(環保主題文創)等方面也成為越來越多的應用方向。其社會價值體現在:教育場景方面,輔助學校科學教育,激發青少年興趣;文化輸出方面,用科學講好中國故事(如“嫦娥工程”主題文創);產業創新方面,推動“科學+”產業模式,拓展科普商業化路徑。
賽道一
科普文創征集和遴選納入2025第四屆全國數字文創大賽,設立科普文創專項賽道,分為2個方向:(一)科普展教產品(科普文創產品、科普文創周邊、數字文創產品等);(二)科普傳播產品(科普視頻、科普文章、科普海報等)。
[說明:其他賽道陸續發布,敬請關注]
+核心特點+
**科學性,內容基于權威科學知識或科研成果,確保信息準確。
**創意性,通過設計、藝術、故事化等手段增強吸引力(如IP形象、互動裝置)。
**實用性,常以日常用品為載體(如文具、服飾、玩具),兼具功能與科普功能。
**傳播性,適合社交媒體傳播,引發公眾興趣和討論。
+常見類型與案例+
科普圖書/繪本,例如《萬物運轉的秘密》用插畫講解機械原理、《太空貓》系列兒童科普繪本;
文創周邊,例如NASA聯名T恤(印有星系圖案)、大英博物館“羅塞塔石碑”巧克力;
互動體驗產品,例如AR地球儀(掃描顯示地理知識)、科學實驗套裝(如化學晶體生長盒);
數字文創,例如科普類APP(“星圖”觀星軟件)、故宮《千里江山圖》動態數字展;
主題展覽與IP衍生,例如上海天文館“宇宙網紅”文創店、敦煌研究院“飛天”盲盒。
+設計要點+
**知識輕量化,避免晦澀,用圖表、比喻簡化復雜概念。
**情感共鳴,結合熱點(如航天成就、氣候變化)或文化符號(如生肖、傳統工藝)。
**跨界合作,聯合科學家、藝術家、品牌方(如科技館×潮牌聯名)。
+參賽對象+本次活動秉承“以賽促教學科研、以賽促創新融合”為主旨,圍繞科普文創領域創新發展,從實踐教育角度出發,增強高校教師和大學生創新、創造、創業的意識和能力,推動高校之間、校企之間、校會之間、校地之間的交流,促進高校師生科普文創成果轉化和科普傳播。參賽對象:國內外各中高等院校師生、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均可參賽。
+作品提交&截止時間+
截止時間:2025年11月30日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參賽作品命名方式:科普文創賽道_作品名稱_作者_電話的格式(如科普文創賽道_鴨力蔥大_張三_13900000000)打包為一個壓縮包,在2025年11月30日24時前發送至大賽郵箱。
+初評時間+
2025年12月11日-12月25日
+獲獎公布+
2026年1月20日左右,請及時關注公告。
+作品要求+
參賽作品以郵箱方式提交。科普文創產品及科普視頻源文件(需同時提交參賽作品的錄屏演示視頻文件,以*.mov或*.avi格式保存)、高清視頻等作品應發送至szwcds qq.com,作品同時提交報名表:2025全國數字文創大賽報名表.docx,鏈接:https://pan.baidu.com/s/1ov2punrykxqHEDtyeMVnag,提取碼:1234。(鏈接如果有誤,下面尾部有直接報名表文件,可以直接復制到Word文檔。)
+獎項設置+
根據公平公正、寧缺毋濫的評審原則,按照參賽作品類別,每個方向設置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
(一)一等獎總數不超過5項,且為同類別參賽作品排名前10%。
(二)二等獎總數不超過15項,且為同類別參賽作品排名前25%。
(三)三等獎總數不超過25項,且為同類別參賽作品排名前50%。
(四)優秀獎總數不超過80項,且為同類別參賽作品排名前70%。
同時,根據比賽成績及在本賽事組織工作中的貢獻度,擇優推選優秀指導教師獎。
備注:
1.凡提交參賽作品者,即視為參賽者已閱讀、理解并同意本征集公告全部內容。2.本大賽的解釋權歸大賽主辦方所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主辦方、組委會有權對違反本公告或大賽發布的其他與賽事有關的規則或要求的參賽者進行規范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報名資格、確認報名無效、取消獲獎獎項等,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學術指導專家組⊙
?宋慰祖北京設計學會創始人、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千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國際文化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徐彤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設計學院IP系統設計研究方向導師
?巫建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授,文化創意與數智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聶茜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工業設計教學部主任?王宏飛湖北經濟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
?邱冀重北京設計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邊保京光明文創負責人,北京光明都市傳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靳鑫小雞磕技創始人、可米生活合伙人?顏冬視覺中國集團設計總監
+主辦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印刷學院科學技術協會
+承辦單位+圖片文創創造營
+支持單位+圖片北京設計學會
光明文創
視覺中國
全國數字文創大賽組委會2025年4月25日
2025第四屆全國數字文創大賽
參賽報名表
感謝參加2025第四屆全國數字文創大賽,為保護參賽報名者相關權益,請本著真實、有效、認真的原則填寫此報名表,涉及選擇報名項,請在所選選項□上打“√”,如有其他任何問題,請聯系大賽賽事組委會辦公室。感謝您對大賽的關注和參與!“*”為必填項目。
*參賽者姓名
*聯系電話
參賽者單位
通訊地址
*證件類型
R身份證
□護照
□其他:
*證件號碼
成員
指導老師
合作企業名稱
信用代碼
一、參賽主體信息
二、參賽作品信息
作品信息提報與設計闡述(可增加)
*參賽作品名稱
*參賽獎項類型
£營商價值獎£創新發展獎
*參賽作品賽道
*是否已落地轉化
£無,概念設計作品£有,部分成果轉化£有,已形成數字商品
*是否已有版權登記
£未£已提交£已取得版權登記證書
*作品設計來源
(例如來源于哪家文博單位的什么文博元素)
*參賽作品簡介
(500字以內)
*創意亮點說明
(簡潔、準確的描述您的作品,可從創意構思、內涵挖掘、技術技巧或市場分析等方面,提出您的項目亮點)
是否已投入銷售
□是□否
(產品單價銷售金額:元;年銷量總額:元)
附注說明:
1、參賽項目資料一經提交,即表示參賽方同意并遵守本次大賽活動相關規則與要求,同時保證對所提交參賽作品擁有充分、完全、排他的知識產權,不涉及侵犯他人或機構的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知識產權;如產生法律糾紛,由本單位承擔一切后果,與本次賽事主辦方無關。
2、如作者獲得帶有獎金的獎項(營商價值獎),將簽訂版權轉讓協議,確認作品版權歸主辦方所有。
3、同意大賽組委會及主、承辦方擁有對該參賽作品進行公示、出版、宣傳、展覽等權力。
3、若已取得相關知識產權登記,可將證明材料或照片附于本報名表下方。
4,大賽郵箱:szwcds@qq.com
https://mp.weixin.qq.com/s/QM7oV8_Pw04PilHuSsM2ZQ